嬰兒遭保母「餵退燒藥」慘死!10年看遍兒虐悲歌,她痛揭:台灣孩子平安長大有多難?

「不管這東西是毒還是藥,只要不是醫師開的,都不可以給孩子亂吃藥!」(資料照/Ignat Gorazd@flickr)

「我對安眠藥會很敏感,我第一次吃了4分之1顆,居然就從那天晚上睡到隔天下午、睡了快20小時……如果是嬰兒吃下去的話呢?」

為了「方便」,要犧牲多少孩子的安全?6月份爆發之「新北幼兒園餵藥疑雲」引輿論嘩然,傳有孩子休假在家失控尖叫自傷、驗出3級管制藥物巴比妥(Barbiturates,舊稱紅中),引起眾怒──儘管全案仍在司法調查中,在深入陪伴兒虐案超過10年的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王薇君知道,如果園方真的為了讓小孩「好睡」而餵藥,這不是唯一一起因為「方便」而引發的悲劇。

10多年來,兒權會承接了無數心碎家長,他們把孩子托給他人照顧、相信孩子會得到好的照顧,最後等到的卻是孩子的冰冷遺體──有保母見嬰兒發燒竟直接餵了退燒藥、最後嬰兒死亡,也有保母心想只是出門半小時而已、沒想到嬰兒就這樣被棉被蓋到嘴唇發黑而死,也有保母要小孩安靜、棉被大力悶壓,最後孩子死了。

台灣孩子要平安長大有多難?各種已被揭露的兒虐案,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海洛因、抗組織胺、安眠藥、退燒藥致嬰幼兒死亡 「餵藥」悲劇並非首起

給孩子「餵藥」到底會有多嚴重的後果,王薇君永遠忘不了的痛,就是姪子王昊遭虐待致死案──2011年,年僅2歲的王昊被生母交由同居人劉金龍照顧、最終慘遭虐死,小小身體滿滿是傷、鼻骨斷裂,死因則是被強灌過量海洛因,攝入量已高於一般成人致死量。

為什麼要給小小孩用這種東西?原來是因為一群成年人無法忍受2歲孩子哭鬧,虐打無解,就注射有鎮靜、助眠效果的海洛因。王昊真的睡著了、不痛了,但再也沒醒來過。

餵孩子毒品這種事自是天理難容,但毒品的本質也是藥品,餵藥過量亦是毒害。2013年王薇君投身兒童保護運動,就看過一則保母餵食嬰兒抗組織胺、嬰兒就此身亡的悲劇──抗組織胺是一種抗過敏藥物、非常容易取得,這樣的藥物也有助睡效果,保母或許是為了避免嬰兒不斷哭鬧、為了「好帶」才餵食的,問題是:「不管這東西是毒還是藥,只要不是醫師開的,都不可以給孩子亂吃藥啊!尤其是嬰兒跟成年人的體重差很大,劑量必須非常嚴謹……」

給孩子吃成年人的藥物劑量到底有多嚴重,王薇君以自身吃安眠藥的經驗解說。一輩子沒吃過安眠藥的王薇君,曾有一段時間因為嚴重睡眠困擾去拿安眠藥,她心想自己沒吃過、怕劑量太強,就把一顆藥物剝成4等份,只吃了4分之1。理論上這劑量已經砍半再砍半了,沒想到她從服藥當晚直接一覺不醒到隔天下午、睡了足足20小時。

「如果是嬰兒呢?」如果保母會為了「好帶」餵嬰兒吃抗組織胺,餵安眠藥似乎也不怎麼意外了,想想嬰兒吃下安眠藥後的高風險,王薇君覺得好恐怖。 (相關報導: 「怪奇幼兒園」層出不窮為哪樁?結構性問題未解決家長難安心 更多文章

(圖/Big Ben in Japan@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gaijinbiker/369792587/
「不管這東西是毒還是藥,只要不是醫師開的,都不可以給孩子亂吃藥啊!尤其是嬰兒跟成年人的體重差很大…」(資料照/Big Ben in Japan@flickr

王薇君的擔憂絕對不是「想太多」,經查,2007年的台北縣(當時未改制為新北市)永和市就發生過無照經營私人托兒所、餵藥過量的致死案件──托兒所負責人張女收費每月2萬元照顧未滿月戴姓男嬰,自行添加藥物導致男嬰發生嗜睡、呼吸抑制、胃逆流至呼吸道等狀況,最終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死亡,法醫解剖時發現抗組織胺等8種藥物反應、且血液中安眠藥濃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