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大生在教堂遭性侵、重錘打死!每3人就有1人遭遇性暴力,奈及利亞女性無奈呼喊「我們累了」

奈吉利亞性暴力猖獗,且因社會文化視為羞恥,性侵受害者的報案比率奇低。(AP)

22歲,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紀,奈及利亞女大生烏娃正在攻讀微生物學,同時也對神學充滿興趣,她參加教堂唱詩班又修習神學課程,夢想當個牧師,「傳播神的話語」。

但是,烏娃(Vera Uwaila Omosuwa)的人生卻在最喜愛的教堂內軋然而止。她在上個星期被發現倒臥於教堂,半身赤裸、躺在滿地血泊中,經醫生搶救2天仍不治身亡。驗屍報告指出,犯人用一旁的滅火器重擊烏娃的後腦致死。這起慘案引發民眾悲痛,兇嫌囂張的犯案手法更讓人極為憤怒,網路掀起「替烏娃討公道」(#JusticeForUwa)的運動標籤。

每3位女性就有1人遭遇性暴力

像烏娃一樣的性暴力受害者在奈及利亞並不罕見。4月份時,18歲少女珍妮佛(Jennifer)在北部城市卡都納(Kaduna)被5名大漢輪暴,遇襲後的她不敢報警,直到家中親戚把安慰珍妮佛的影片貼上網路才引發許多民眾聲援,獲得數千次轉發分享。5月底時,西北部吉加瓦州(Jigawa)還傳出多人輪暴12歲女童的攻擊案,警方最後逮捕多達11名嫌犯。

根據2019年7月一項調查,奈及利亞女性每三位就有一位,在25歲以前曾遭受至少一種形式的性暴力或性侵害。

性暴力慘案接二連三發生,喚醒奈國女性的不滿,超過200名示威者5日聚集在首都阿布賈(Abuja)警察總部前,高舉「不要就是不要」、「奈及利亞女性要正義」等標語,抗議針對女性的暴力攻擊事件日益猖狂。人權團體也發起許多活動,並在網路文章加上「我們累了」(#WeAreTired),以募款和提升大眾意識等方式對抗性犯罪,更要確保警調單位的獨立性。

「孩子正在死去,女人正在死去,該適可而止了,」抗議活動召集人之一恩潔曼茲(Dorothy Njemanze)接受路透(Reuters)採訪時說。

奈及利亞警方2日聲明稱,警方最高層已經下令,將增派專門的調查員人力,加強對性別暴力的調查動作。聲明指出:「提升警方的調查能力,是為了因應增加中的性暴力犯罪,以及因為疫情而加劇的家暴或性別相關暴力案件。」

視強暴為社會禁忌,警方只想息事寧人

BBC指出,在奈及利亞「強暴」仍是禁忌字眼,更傾向譴責受害者,以致於多數女性受害後不敢聲張也不敢報案。烏娃的家人雖然勇敢指出,醫護人員證實烏娃遭到強暴,警方卻堅稱這是一起「無人性的性攻擊案」,堅決不肯使用「性侵」等字眼。國際特赦組織奈國分部部長歐吉荷(Osai Ojigho)指出,這凸顯警方寧可調查一件殺人案,也不願調查一起強暴案。

歐吉荷說:「(謀殺與強暴)兩者都是極為可惡的犯罪,不該忽略任何一項。」

根據奈國統計局數據,2017年奈及利亞共獲通報2279起性侵案件、1164起「不正常侵犯」案件(指肛交性侵),但警方逮捕到嫌犯且最後定罪的案件竟是「0起」。在這個人口接近2億的國家,奇低無比的數字只代表龐大的性犯罪黑數不曾見光。 (相關報導: 「我從未見過這種大規模死亡!」奈及利亞新冠疫情嚴峻 掘墓工曝實況:工作量爆增10倍,同事疑染疫過世 更多文章

奈吉利亞性暴力猖獗,且因社會文化視為羞恥,性侵受害者的報案比率奇低。(AP)
奈及利亞性暴力猖獗,且因社會文化視為羞恥,性侵受害者的報案比率奇低。(AP)

更有甚者,警察本身也可能是性暴力罪犯之一。2019年數位女性出面控訴,警察指控她們是性工作者並逮捕,結果卻在警局內多次性侵她們,儘管警方矢口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