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可忽略的肺部異常,有這「四大症狀」,代表你的肺在跟你求救啦!

胸悶、胸痛,是絕對不可忽視的警訊。(圖/Pixabay)

肺部SOS警訊1:咳嗽

咳嗽其實是自我保護機制,透過強力呼氣反射動作,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及維持肺臟功能。所以,咳嗽不一定是壞事,是提醒身體「這裡空氣不好,趕快離開現場!」最常見是對吸進來空氣的溫度、濕度及刺激物質敏感而引起咳嗽,所以,常發生在冬季。

當有髒空氣或細菌進入肺臟,人體對抗的方法就是變成痰再咳出來,咳痰是肺臟清潔的重要機制,常運動、肺活量好的人比較容易把痰咳出來,臥床、體力虛弱的人為什麼容易肺部發炎?就是因為咳不出來、容易積痰。

有些人不會吐痰,雖然有時會卡在喉嚨,又咳不出只好吞下去,感覺不太舒服,但無論是把痰咳出來或吞下去,都能達到把痰排出肺部的效果,倒不必特意用力咳痰,反而讓喉嚨受傷。

俗話說:「醫師怕治咳嗽」,因為引起咳嗽的原因太多,從吸菸、感冒、鼻涕倒流,到肺結核、急性肺炎、肺癌等嚴重疾病,甚至胃食道逆流、心臟衰竭……等非呼吸道、肺部相關疾病,所以很難找到病因、對症下藥。

咳嗽又分急性、慢性,急性咳嗽通常是因為感染,例如:感冒,通常會合併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大約一到二週好轉。超過三週就是慢性咳嗽,像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結核、肺癌等都有可能,長期持續的慢性咳嗽要特別注意,最好安排檢查,診斷是否可能為嚴重疾病。

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難, 是胸腔器官超出負荷、功能嚴重受損的重要警訊。

需要就醫的咳嗽症狀

有以下狀況,表示你的咳嗽不單純,需要就醫診斷:

˙咳嗽持續超過三週。

˙合併呼吸困難、咳血或胸痛等症狀。

提高正確診斷率的就醫資訊

當你因為咳嗽就醫時,請仔細觀察,並告訴醫師以下相關資訊,有助提高正確診斷機率:

1. 咳了多久?

2. 抽菸或是家人抽菸?

3. 乾咳或濕咳?

乾咳表示沒有痰的咳嗽,常見原因包括上呼吸道發炎、氣喘、心臟衰竭、胃食道逆流或受到異物刺激,包括刺激性氣體,所以,空氣品質不良也可能引發咳嗽, 尤其是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

濕咳表示有痰,仔細觀察咳出來的痰的顏色、濃稠度、量、味道、是否痰中帶血絲或血塊等,常見疾病包括急性肺炎、鼻涕倒流、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動脈栓塞等疾病。

4. 痰的顏色,是否帶血絲、血塊?

5. 除了咳嗽,有合併其他症狀嗎?

6. 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藥物?

Note 咳血、咳痰要注意

˙ 病變或發炎較嚴重,侵犯到支氣管或細支氣管旁的血管時,會咳出帶血的痰。但咳出血塊也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如: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 肺癌、心臟血管疾病會併發咳血症狀,大量咳血可能引發呼吸衰竭、休克等後遺症,出血太嚴重時,除了藥物治療,應考慮接受血管攝影,找到大量出血的血管、予以栓塞,必要時以手術切除病灶。

肺部SOS警訊2: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很主觀的感受,通常表示呼吸速度趕不上身體的需求。激烈運動、太興奮或緊張時,大腦的呼吸中樞受到刺激而產生呼吸困難的感覺,但肺臟病變時也可能感到呼吸困難。 (相關報導: 肺一旦變成菜瓜布,會怎樣?醫生警告:呼吸困難、咳嗽不斷…還有可怕症狀,嚴重恐沒命 更多文章

大部分呼吸困難與氣喘、肺炎、心肌缺血、間質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關,心理因素也有可能。有些人肺功能正常卻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而有些長期肺病患者明明已經很喘,卻不自覺有呼吸困難,這是因為大腦呼吸中樞已經適應快速呼吸節奏。所以,肺功能和患者自覺呼吸困難的程度沒有絕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