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情倥傯之際,美國總統拜登5月下旬走訪南韓與日本,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架構」,向區域盟邦與夥伴展現美國「轉向亞洲(印太)、抗衡中國」的大戰略並沒有因為俄羅斯在歐洲發動戰爭而亂了陣腳。而且拜登訪問韓日之前,在華府召開「美國與東協特別峰會」,宣示今年內將雙方關係提升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充分顯示美國對印太地區的重視。
然而6月8日,儘管華府一再表達高度關切,中國援助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敲鑼打鼓舉行開工典禮,由柬埔寨國防部長迪班(Tea Banh)、中國駐柬大使王文天主持,2000多人參加。據《華爾街日報》(WSJ)與《華盛頓郵報》(WP)等媒體報導,雲壤很有可能成為繼非洲東北部的吉布地(Djibouti)之後,中國解放軍第二座海外軍事基地;甚至連第三座都已隱約浮現: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
雲壤軍港:泰國灣、馬六甲海峽、南海與印度洋
先來看看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是否真的別有洞天。這座基地位於柬埔寨西南部的西哈努克省(Sihanoukville),規模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瀕臨泰國灣(暹羅灣,Gulf of Thailand),可通往馬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南海與印度洋,對於亟欲在印太擴張勢力、確保海運航道安全、打造「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的中國,的確頗具吸引力。
雲壤目前只能停靠排水量1000噸的艦艇,卻是柬埔寨王家海軍(Royal Cambodian Navy)唯一像樣的軍港,這支海軍只有約20艘巡邏艇和1艘登陸艇,連對付非法漁撈等海上犯罪都相當吃力。掌權長達37年的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近年與北京越走越近,中柬雙方至少從2019年就開始會商「基地升級改造」,今年終於水到渠成。
根據兩國政府說法,未來2年,中方將為雲壤軍港興建修船廠、乾船塢、滑道(slipway)、2座中小型碼頭、醫院、電力與排水基礎設施;一座「完整的營地(指揮大樓、會議大樓、倉庫大樓、娛樂大樓、接待大樓)」,並且疏濬現有碼頭,未來可停靠停靠排水量5000噸的艦艇。至於工程經費,兩國沒有明言,但顯然是由北京埋單。
2022年6月8日,中國援助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計畫」開工(AP)
中國出錢出力,美國晾在一邊
中國出錢出力如此熱心,所為何來?據《華郵》報導,雲壤軍港北部的一個地區,未來將專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用,亦即成為中國的海外軍事基地!美國與柬埔寨從2010年開始的年度聯合軍事演習,2016年戛然而止;2012年美國出資為雲壤軍港興建的2座設施,2020年遭到柬國軍方爆破拆除;隔年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訪問金邊(Phnom Penh)興師問罪,顯然沒有得到滿意的解釋。凡此種種都讓美方研判,柬埔寨很可能成為中國向印太擴張的軍事盟邦。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沙皇普京」會承襲彼得大帝榮光,還是步上尼古拉二世後塵?
|
更多文章
)
對此,柬國從總理洪森到國防部長迪班自然是矢口否認,強調柬國憲法明文禁止外國駐軍或設立軍事基地,開工當天還特別邀情各國外交官(包括美國大使館武官)觀禮。中國大使王文天則不點名痛批美方「持續炒作抹黑中柬之間的正常交往合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全世界建立軍事基地恰恰不是中國,擁有最多軍事基地也不是中國」。
中國海軍目前擁有355艘軍艦,就數量而言已超過美國海軍的297艘(總噸位仍不如美軍),2030年可望達到430艘(美國海軍的9個航空母艦打擊群(CSG)、12座海外軍事基地當然還是天下無敵),的確是需要更多海外據點,才有可能建立可觀的遠洋戰力,但雲壤海軍基地真的已經被中國收編了嗎?分析家有不同看法。
柬埔寨必須保持靈活的小國外交能耐
從歷史來看,柬埔寨與兩大鄰國越南、泰國有複雜的恩怨情仇,歷史上多次遭兩國侵略。柬埔寨與中國的關係同樣糾結,共產中國曾經是赤柬(紅色高棉,Khmer Rouge)的衣食父母,後者執政時犯下人類史上最恐怖的「種族自我滅絕(autogenocide)」,殺害200萬同胞;後來越南人民軍入侵柬埔寨,扶植新政權,赤柬出身的洪森正是如此崛起。有這樣的背景,加上東協(ASEAN)其他9國的制約,柬埔寨必須保持靈活的小國外交能耐,不太可能成為中國的馬前卒。
印太安全事務專家、美國海軍備役軍官赫辛格(Blake Herzinger)更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指出,華府實在沒有必要對雲壤軍港議題「歇斯底里」,《華郵》指稱中國海軍將進駐的區域約只有0.3平方公里,恐怕很難想像成「中國的珍珠港」,就算解放軍南海艦隊來到,在泰國灣面對泰國(美國盟邦)、越南(與中國關係棉裡藏針)、馬來西亞海軍的環伺,也不會有多大的發揮空間。
柬埔寨漸行漸遠,美國必須反求諸己
赫辛格更建議華府,面對柬埔寨漸行漸遠的態勢,必須反求諸己。越戰時期,美軍不但在柬埔寨扶植貪汙殘暴的龍諾(Lon Nol)將軍親美政權,引發長期內戰,而且為了打擊越共而對柬埔寨進行瘋狂轟炸,從1969年3月到1973年8月,投下多達300萬噸的炸彈,對柬埔寨民生經濟造成恐怖的破壞,至今仍不時傳出未爆彈爆炸造成傷亡。美軍瘋狂噴灑的落葉劑「橙劑(Agent Orange)」也造成許多柬埔寨民眾罹患癌症、兒童出生畸型。
儘管歷史罪孽深重,但戰後美國對柬埔寨的援助與補償卻相當有限,經貿往來也漸漸被中國追上。甚至直到今天,華府還在索討半世紀前龍諾政權欠下的一筆7億美元(本金只有2.78億美元)「骯髒債務(dirty debt)」,目光短淺到莫名其妙的地步,簡直是存心把柬埔塞推進北京的懷抱。拜登日前敲鑼打鼓宣佈「印太經濟架構(IPEF)」既不涉降低關稅、也無關市場准入,對於印太諸國而言如同雞肋;儘管如此,東協10國有7國加入,只是柬埔寨不在其中。
赫辛格認為,美國當然要和中國進行「友邦爭奪戰」,但是像柬埔寨這樣的國家,親中未必等於反美,騎牆觀望、左右逢源是國之常情。華府對於它們和北京的合作,不應該小題大作、疾言厲色,更不宜祭出懲罰。印太地區有許多國家必須與中國和諧相處、密切來往,但這並不代表它們就不需要與美國的經濟或安全連結。對像柬埔寨這樣的「親中國家」,華府應該擺脫焦慮和歇斯底里,以自信展現美國能夠提供的誘因——尤其是經貿利益的誘因。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沙皇普京」會承襲彼得大帝榮光,還是步上尼古拉二世後塵?
|
更多文章
)
5月10日,洪森首次以總理身分來到華盛頓,參加美國與東協特別峰會,另一個身分是東協輪值主席。洪森行前回信拜登表示,積極尋求與美國擴大合作,也希望東協加強與美國的合作,把關係提升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與現階段的中國-東協關係達到同等水平。洪森此行對柬美經貿著力甚深,儘管美方回應相當有限,但他仍邀請拜登出席11月在金邊舉行的第10屆「東協-美國峰會(ASEAN-US Summit)」,也顯示柬美關係其實還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