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縱橫政壇45年,當過國會議員、部長、總理、首都市長與總統,坦然面對國家黑暗歷史,力抗霸權國家不義之戰,在國際社會扮演重要角色,卸任後因貪瀆醜聞官司纏身,但暮年仍成為舉國愛戴的政壇元老。法國前總統席哈克26日與世長辭,享壽86歲。
席哈克(Jacques Chirac)1995年至2007年在位,是法國歷史上任期第二長的總統,僅次於死對頭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的14年,兩人分別是法國近代政壇右派與左派的旗手。席哈克在總統任期末年就曾中風,卸任之後身體每況愈下。不過他的家人表示,老總統走得很安詳。
「法國人失去了一位政治家,也失去了一位朋友」
另一位前總統、左派的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說:「今天的法國人,無論其信念為何,不僅失去了一位政治家,也失去了一位朋友。」席哈克在巴黎的故居外面,悼念的民眾絡繹不絕,許多人帶著鮮花,緬懷老總統多彩多姿的一生。
1932年11月29日,席哈克生於巴黎一個富商之家,年輕時因為對老師惡作劇而被退學,曾加入法國共產黨,在街頭販賣法共的《人道報》(L'Humanité)。年輕的席哈克也曾經隻身遠赴美國,搭便車漫遊各地,開過起重機,賣過汽水,還唸過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夏季班。
回法國之後,席哈克一度從軍,參與阿爾及利亞(Algeria)獨立戰爭,親眼看著法國如何失去這個殖民地。1957年,席哈克進入國家行政學院(ÉNA),也就是法國培養高級文官與法官的搖籃,從此走上從政之路。

龐畢度、季斯卡先後重用,與密特朗兩度對壘
1962年,席哈克得到時任法國總理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重用與栽培,成為法國右派的明日之星,龐畢度為他取的綽號「推土機」(Le Bulldozer)也不脛而走。1969年龐畢度當選總統,席哈克不久之後入閣,先後擔任農業部長、內政部長。
1974年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當選總統,右派繼續掌權,年僅41歲的席哈克升任總理,儘管兩人不到兩年就不歡而散,但席哈克在法國右派的地位已難以動搖。1977年,席哈克當選巴黎市長,一做就是18年,政治勢力更為鞏固。
1981年,席哈克首度競選總統,敗給左派大老密特朗。但是右派在1986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勝,密特朗被迫任命席哈克為總理,法國政壇出現史無前例的「左右共治」(cohabitation)。1988年席哈克再度競選總統,也再度敗給密特朗。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經典童書《小王子》作者、法國飛行員聖修伯里執行任務時神秘失蹤 | 更多文章 )

為納粹佔領時期罪孽道歉,樹立政治家典範
1995年,席哈克三度挑戰總統大位,終於如願以償,入主愛麗榭宮(Palais de l'Élysée)。當選那年的7月16日,席哈克前往巴黎的「冬賽館圍捕事件」(Rafle du Vel' d'Hiv)紀念館,打破戰後法國政壇傳統,公開為納粹佔領時期、法國政府協助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罪行道歉,他說:「法國儘管是啟蒙與人權的國度,卻將它應該保護的人交給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