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費用要多少?幾歲做最適合?專家解惑8大常見問題,曝黃金取卵年齡!

凍卵就像是在買保險,如何在自己有想生小孩的時候,降低不孕的機率、確保卵子的健康度?這是現代晚婚晚生的女性該好好考慮的事情。(示意圖/取自freepik)

編按: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職涯的發展也有更多的機會與規劃。許多女性在20、30歲的時候追求夢想,直到40歲經濟與感情都穩定下來後,卻發現卵子的健康度下滑、庫存減少。「凍卵」就像為自己未來的幸福預留一個機會,讓我們不用對夢想打折,也不用對幸福妥協。本文將以Q&A的方式,為考慮凍卵的朋友解決疑惑。

凍卵的常見疑問

凍卵的平均費用大概是手術部分約新台幣10萬元,之後還有年度保存費約5000~10000/年,而大部分的機構在前幾年的保存費都有優惠。

這個費用和一個名牌包或是歐洲十日遊的費用相差不多,CP相對高,因為時光無法倒流,若有此計劃的女性可事先做好相關規劃。

不一定,可當作是生育保險的概念。保險是不要用到最好,沒使用到保險代表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也可以根據情況打變化球,例如:第一個寶寶自己自然生,第二個寶寶用超前部署冷凍好的年輕卵子,未來懷孕機率是高的。

人會改變,以前不想生孩子的未來可能會想生。凍卵與風險控管很相似,保障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變動性」,及其發生後可能遭致的「損失」。

很多人說凍卵是種類保險,是「透過『保障』彌補『風險』所造成的可能遺憾」,讓保險產品替你承擔未來可能無法承擔的風險,保持餘裕,也能有一個彈性選擇,往往妳以為和自己無關的生殖二三事,其實還是息息相關的。若真的未來不想使用,也可以隨時銷毀,或是捐贈出去作為研究用途。

以時間來討論的話,男女的考量點會不太一樣。身體健康是基礎,但不等同於卵子也同樣健康,年輕的身體不一定有卵子,有卵也不代表卵子品質好,所以還是儘早去檢查吧。

若有生育期待還是愈早計劃愈有利。在生殖中心工作後,因為常常看到臨床案例,同事們都陸陸續續備孕、凍卵、生子,一年中有10%的同事都懷孕生小孩了!我們常笑說,這也許就是在醫療環境中工作,可以超前部署的優勢。

任何手術都有其風險存在,重點在於事前了解和溝通,保持正向心態並用專業知識來說服。現在科技進步,冷凍技術先進,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構,倒不用太擔心手術風險。

主要還是要維持正向心態,凍卵畢竟是一項侵入性的手術,在決定前,難免有諸多疑慮,如凍卵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與後遺症,讓還沒開始凍卵就為自己帶來無形壓力,所以事前做好了解,與醫師諮詢溝通才是正確的做法。 (相關報導: 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確診多為晚期!醫師揭6大關鍵前兆,5大高風險族群罹癌機率更高 更多文章

不過,雖然凍卵這項手術在現今來說非常安全,副作用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因為打針刺激排卵、取卵等療程,有極少數女性可能會因凍卵而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