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女神為何不眷顧我,手上的股票都不太會漲?因為漲不停的股票你早賣掉了。
我交易選擇權,也教授選擇權投資。有一天學生問我:「老師,今天我選擇權空單BUY PUT 20 點買進,賺4 點就出場,收盤價格漲到105 點,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請問這種症頭有辦法治嗎?」
我:「有。」
學生:「如何治?」
我:「咬手指。」
學生:「⋯⋯。」
的確,太早獲利出場是投資人的痛,最讓人捶心肝的是和巨大獲利擦肩而過。我想這也是眾多投資朋友共同的問題,要怎麼抱得住部位,也不是旁人跟你說抱你就抱得住,這不是技術分析的問題。
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抱不住,我建議大家,很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打斷想做的事。像是狗班長西薩教官都碰一下狗狗的肚子,分散狗狗的注意力,打斷狗狗想做的事情。當你手指頭舉起來要點滑鼠的當下,請舉高一點,塞進自己的嘴巴裡,咬一下你就醒來。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專業投資人,很會選股,選的股票多半會上漲,他隨時有一百多檔股票名單在觀察,檯面上熱門的股票、業績成長的股票,都在他的觀察名單內。航運股萬海(2615)是他鎖定的標的物,他在行情發動前2014 年8 月14 日就以15.5 元買進,他早外資三天買進,在他買進第四天,外資開始買進萬海1127 張股票,就這樣萬海在外資買盤湧入之下連漲了五天,將股價推高到19.25 元。以成本價15.5 元計算,七天已經創造了22.6% 的報酬率,每百萬資金為他創造22 萬元的獲利,他很滿意這次的操作,在隔天漲不動的時候以18.9 元將股票賣掉。
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價格經過幾天的整理再度發動漲勢,2014年9月9日漲到21.4 元,創下兩年內新高,如果他沒有賣的話,他可以創造38%的投報率,每百萬資金可以擁有38 萬元的獲利,他可足足少了43% 的獲利!他「損失」大把鈔票,這可讓人高興不起來,可是要用更貴的價格買回來實在嚥不下這口氣,他開始詛咒這檔股票下跌。
就這樣,他不想再看到這檔股票,這檔股票最後的高點是38.8 元,2.5 倍的獲利,22% vs. 2.5 倍的獲利,這還不是最慘的!翻開他的筆記,早在2010 年的時候就注意到儒鴻(1476)這檔股票,當時價格26 元,儒鴻在2012 年~2014 年啟動一波大多頭,最高價來到407 元,和他當時的26 元相比翻了快15 倍。和朋友討論這種擦身而過的財富時大家都很有共鳴,這檔我早就注意它了,只是我現在半張都沒有,如果當時買進持有到現在就發了。幸運女神為何不眷顧我,手上的股票都不太會漲?因為漲不停的股票我早賣掉了。
如果你也有太早獲利出場錯失大把鈔票的遺憾,那麼請你在「惡魔卡」上寫下:獲利抱不住,請在「天使卡」上寫下,抱住獲利部位。
如何克服獲利抱不住的缺點
真正影響交易行為來自於心理層面,所以我們先要有賺大錢的心理建設,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財富就有多大;打從心底相信會走很遠,你才抱得住波段。
拿掉框架和限制不要畫地自限,我從小就是個中等生,全班50個學生我的成績剛好中間,20 幾名。我的父親看到成績對我說:「你是個智商中上的小孩。」當我興奮的跟媽媽說我想做這做那,媽媽的回覆都是:「你不是這塊料,你不行。」於是小學、國中我都符合父母的期待,表現中上,沒有太大自信和企圖心。直到上了高中才慢慢覺得自己聰明,可以做得很好,在心理上有了改變之後,我變得不一樣,「打從心底相信」我可以,「打從心底相信」我做得到,我變得積極有企圖心,很神奇,當我「打從心底相信」,通常心想事成。
同樣的,如果我們已經預期10 元起漲的股票,漲到12 元就差不多了(20% 獲利),則我們接近12 元就想賣了。當你已經預期這檔股票表現「尚可」,在獲利「尚可」時你就會出場,它往後「傑出」的表現就和你無關。你的績效就是「尚可」。當你的思想限制了股價的可能性,也限制了自己獲利的可能性。
如果你想作波段,但發動以後,你又一直怕回檔,你是抱不住的。你要打從心底認為:「它會走很遠」。它表現會「特優」,不要給它任何限制,你才有可能抱得住波段。
有位交易外匯的朋友,他平常都是帳面虧損一、兩萬美元面不改色的人,賠錢的時間比較多,有一天他放空歐元,空在相當好的位置,第二天早上起床我看到歐元因為歐債問題暴跌,根據他跟我說的點位和部位,估計一個晚上可以賺進十幾萬的美元,我打電話恭喜他。
他說:「我只賺300 美元。」
我納悶的說:「怎麼會這麼少?」
他說:「你有所不知,我平常賠錢習慣了,好不容易看到帳面賺錢,我受不了。」
傑西李佛摩說過一句經典名言:「我為什麼害怕失去那不曾屬於我的獲利?」這句話說進我心裡,我們常常害怕曾經擁有的獲利會消失,當出現獲利的時候,就會聯想到曾經的虧損,這讓我們很想把握住當下的獲利,我們不想再讓獲利溜走,害怕從賺錢變成賠錢。我們極力冀盼賺錢出場而不是賠錢出場,所以,這讓我們在賺錢的初期獲利回吐時,就急忙平倉部位。這個心理層面並不是很好克服,我對自己做的心理建設:這是「機會成本」,賺錢以前,是用賠錢換賺錢機會;賺錢以後,捨小利換大利。
不看帳戶損益幫助我抱得住獲利部位,當我看到滿意的數字,我會很想實現獲利,這誘惑是大的,我選擇眼不見為淨。我專心、單純的看著價格走勢圖,沒有損益的想法在裡面,沒有貪心和恐懼在裡面,剔除人性,這幫助我可以客觀的進出場。我有位可愛的朋友,他在交易的時候會拿雙面膠貼螢幕,把損益遮住,他說這樣他可以只專注在買賣點的價差計算,就像打電動一樣,不會去想賺多少錢、賠多少錢。
「打從心底相信」行情會走很遠,是幫助我們穩健波段交易的心理層面。而架構在正確交易觀念上的交易方法,就是如何設定停利,停利設定多少你會滿意?10%?20%?30%?50%?100%?停利設得太大,例如100%,那麼觸發獲利100% 出場的機率太小,為了提高勝率,將停利設定在5%或3%甚至1%,又會陷入太早獲利出場的情況,到底停利該怎麼設?
最棒的停利方式不是將停利設在價格行進方向的前面,而是設在價格行進方向的後面。若你設在價格行進方向的前面,10%獲利出場、20%獲利出場、100% 獲利出場,怎麼設都不對,我們無法得知價格會走到哪裡,設定停利在價格行進方向的前面就是「畫地自限」。不要「畫地自限」限制價格的可能性,要把停利設在價格行進方向的後面,並且停利隨著價格前進,且亦步亦趨的跟隨著,好像影子般的跟隨,這也就是「移動停利」。用我開發的WINSMART 智慧下單機來說明「移動停利」。
下圖是2020年5月25日到 2020 年 5 月 27 日的期貨走勢圖。左邊是WINSMART 智慧下單夾,右邊是期貨走勢圖。紫色的線是標示進場成本,藍色的線就是移動停利線,進場立刻設停損將損失控制住,這個時候線在紫色線的下方,這時出場是停損。賺錢以後停損向上移動到進場成本的上方,確保出場的時候還是賺錢,這時出場變成停利;隨著走勢不斷上漲,我們不斷向上移動停利。這就是移動停利,這是我操作的方法,操作股票這樣做,操作期貨、選擇權也這樣做,操作任何商品都這樣做。
人工移動停利有點麻煩,我將它寫入半自動系統讓電腦幫我執行,進場以後,系統幫我用程式交易來移動停利,我不用盯著盤面看何時要出場,程式會幫我運作。 移動停利的方式是聰明的,不是固定點數移動停利,而是根據投資人設定的技術分析條件做移動停利,例如將停利點設在前一個轉折低,跌破轉折低出場。
我的願望是幫助投資人賺錢,除了分享好的投資觀念、投資方法、甚至好的投資工具。
如果賣掉部位後繼續漲,只有將部位重新買回一途。對投資人來說,槓桿越高漲跌幅度越大的商品,越難抱得住部位,例如,選擇權買方比期貨難抱得住部位,期貨比股票還要難抱住部位,當我發現我太早賣了,我會錯賣買回補救。
如何克服不願意買回錯賣的部位
所謂的消費者的習慣,就是喜歡撿便宜,打折是有誘惑的,會抗拒買貴,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賺錢來自於價差而非價格高低。價格本身不具備意義,價差才是,不要有價格迷思,我們只是在行情波動中去抓取價差,買貴賣更貴就好。賣掉以後不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回,滿大的原因是忍不下這口氣,不喜歡吃虧。我們若用更高的價格買回,就是承認之前出場是錯的,潛意識上,我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投資人多半以「不貪心有賺就好」、「這股票跟我無緣」來自我安慰。用更貴的價格買回,豈不是馬上吃虧,買貴1 元虧1 元,買貴10 元虧10 元。心理上我們不想吃虧,造成我們不願意買貴。
記得以前的買進、賣出價格,進而影響以後的買賣決定,我稱為「比價效應」。因為「比價效應」讓我們錯失多少賺錢機會?何必呢?每一筆交易都是獨立的,買貴賣更貴就好,不要為了那一點點的價差讓你錯失巨大的利益。
作者介紹|獨孤求敗
改變,才會成為贏家!職業操盤手20多年不藏私交易技巧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