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槍械管制,美國還可以怎麼防止校園槍擊?

(BBC中文網)

美國佛羅里達州校園發生造成19人死亡的槍擊案後,輿論的焦點又再次落在槍械管制上。總統川普說,他已經指示司法部提案,立法禁止稱為「撞火槍托」的配件,指它可以加強槍械的殺傷力。但除了槍械管制,美國校園還有甚麼方法可以應對校園槍擊案?

不要把焦點放在槍手身上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統計學學者納布塔(Sherry Towers)認為,一些媒體報導槍擊案時,把焦點放在槍手身上,會在短期內增加其他人仿效槍手犯案的可能。

她在2015年發表研究報告,指美國每發生一宗槍擊案,平均在13天內便會誘發第二宗槍擊案。報告又指,每個州份持槍人口越高,越有可能發生槍擊案。

她認為公眾有情權,每當有槍擊案發生,媒體仍然應該報導。但她認為,如果傳媒把焦點放到槍擊案的受害人身上,而不是槍擊案嫌犯的背景,有可能減少其他人仿效槍手犯案。

她又說,現時傳媒報導槍擊案都一定會公開槍手的名字,因此她未能證明不公開槍手的名字會否減少其他人仿效槍手犯案。但她透露,她自己就槍擊案接受媒體採訪時不會提及槍手的名字,「除非有特別原因」。

美國有學生組織遊行,要求當局加強槍械管制
佛羅里達州發生槍擊案後,美國有學生組織遊行,要求當局加強槍械管制

德州大學學者布萊爾(Pete Blair)認同納布塔的看法。他認為,大部份槍擊案的槍手都是為了「成名」而犯案,質問:「我們知道這是他們其中一個動機,為甚麼還要滿足他們?」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部份美國媒體──包括有線新聞網絡的記者庫珀(Anderson Cooper)──報導槍擊案時,都會略去槍擊案嫌犯的名字和照片。

地圖
 

讓學校職員

2012年美國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槍擊案中,警方在當地時間早上9時35分接報,警員不消四分鐘後便到達現場。警員到達學校一分鐘內,聽到槍手吞槍自殺的聲音。但在這短時間內,槍手已經射殺了26人,包括20名小童和六名成人。

俄亥俄州有居民在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後成立組織,提倡讓學校職員持槍上班,也讓他們接受槍械訓練,應付槍擊案。

組織成立至今,已經訓練超過1,300名學校職員。組織其中一名成員伊頓(Joe Eaton)透露,這包括老師、辦公室職員、校長、校巴司機、甚至飯堂的職員。

他承認,要教師接受攜槍上班不是容易的事,正如當初要美國民航客機的機師攜槍也不是容易的事,但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他們才改變主意。

他認為,桑迪胡克小學的槍擊案在這方面帶來的影響,不遜於「9·11」事件。

每個課室加裝第二個出入口

德州大學學者布萊爾認為,這是一種能減少槍擊案傷亡數字的簡單方法。他說:「許多時候槍擊案傷亡嚴重的原因,是因為受害者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的空間,無法保護自己。」

他承認加裝出入口「無法阻止槍擊案發生」,但可以「減少傷亡數字」。

他也建議學校在校園內每扇門都裝上鎖,稱這是一種「合乎常理」的做法。 (相關報導: 美國華裔高中生攜槍上學被捕!警方在其家中搜出更多武器與防彈衣 更多文章

槍械展銷會
美國公眾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受憲法第二修正案的保護,但有呼聲要求撒回這修正案

不讓精神有問題的人管有槍械

加州2014年發生槍擊案,造成六人死亡。當方警方調查後形容,槍手埃略特·羅傑(Elliot Rodger)精神問題「十分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