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我所認識的「遜」

2020年度20大爆紅流行語,與1991到92年,台灣的流行語「遜」相差甚遠。(資料照,網路溫度計)

大概是1991到92年吧,我8到9歲的時候,台灣突然多了個流行語「遜」。意思和字面差不多,表示差勁、落伍,如對表現不佳的朋友說「你很遜耶」,態度可以是調侃,也可以是抱怨。較強烈的用法是「遜斃了」,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報刊紛紛報導、引用,說這是時下年輕人流行的;電視上好像也有不少綜藝節目、單元劇把它學了起來,總之那一陣子我就常常「看」到。

為什麼說「看到」而不是「聽到」呢?因為,在學校,在家裡,我都沒幾次真正聽誰講過這個「遜」字。聽說那是高中生流行的,也許沒流行到我們小學生吧;那時我哥國中了,他也不講。這是為什麼呢?

1990年我們眼中的小虎隊

打個比方:有幾次,媽媽問哥哥,你們同學還迷小虎隊嗎?哥哥的反應都是露出一副極其「受不了」的不屑、不耐神情,哼個一聲。同樣的態度,大概就是當時他們以及我們對「遜」這個流行語的態度。

「小虎隊」是1988年模仿日本偶像男團「少年隊」成立的一個3人團,成員為「霹靂虎」吳奇隆、「小帥虎」陳志朋、「乖乖虎」蘇有朋,出道後紅極一時。現在你去查資料,可以查到他們人氣下降大概是從1990年蘇有朋決定暫停活動準備大學聯考開始,再到1991年底陳志朋入伍服役而宣告暫時解散,至1993年底重組時娛樂圈生態已經大變,他們也過了青春期,後來也分屬不同公司,所以就很少再同台。

以常理來看,你會看到這3人剛出道時形象都很好,青春、陽光,而且是優等生;解散是因為聯考和兵役,不傷感情;單飛後又各有更高發展,並沒有沉緬在過往的成績之中,這比起後來各種亂七八糟的團體和爛事,簡直就是模範。然而,回到1990年,他們剛剛走紅,並且就是最紅的時候,我們是什麼看法呢?

許多台灣藝人近年來將演藝重心放在中國。台灣出生的藝人吳奇隆7月13日在台北宣傳他主演的中國古裝劇。(圖/新華社)
在中國走紅的吳奇隆,當年曾是偶像團體小虎隊成員。(新華社)

其他人我不清楚,至少對一些生帶反骨的小朋友,或是叛逆期的青少年來說,我一開始就不喜歡他們。他們的歌是滿好聽的,但那形象,特別是「乖乖虎」這種什麼鬼綽號,實在是太蠢了,誰要攤上這種名號,絕對是一生的羞恥。於是我小學6年,每年運動會跳團體操,學校都會選幾支小虎隊的歌給我們作舞曲,青春、陽光、活力嘛。與之相對的是,記憶中,我和同學們從來沒有聊過小虎隊,一次都沒有。這是一種完全不用解釋的默契。

大人偶爾會在無意中破壞這種寧靜,例如哥哥上高中以後,媽媽問過:「林志穎之前也是建中的,你們怎麼看他?」老哥的反應更強烈了,大概就是「絕‧對‧不‧要‧再‧提‧那‧個‧人」的樣子,那嘔氣,我看著開心極了,以至於竟沒想到要跟他站同一陣線來講兩句。

其實,我們對林志穎這個人並沒有什麼意見;會激怒我們的,是「你媽覺得你們會喜歡那個調調」。如果是校長或哪位她請來在我們朝會上講廢話的議員、代表也就罷了,朝夕相處的家人居然也這樣「狀況外」,這可真受不了。 (相關報導: 愛講XD、踹共、886真的老了嗎?30個有年紀才懂的流行語,前5名大家還是超愛用 更多文章

當說「遜」成了很遜的一件事

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很快就沒多少人在講「遜」了:當「大人覺得你們年輕人流行說『遜』」這種認知形成以後,說「遜」就成了很遜的一件事;如果誰還講什麼「遜斃了」,那他才真是遜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