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90萬股東心碎!開發金(2883)董事會決議今年不配息,這也是開發金10年來首次股利掛零。除了開發金,國票金、新光金也是不發股利的金融股,存股族今年想這3檔股利賺錢恐怕有難度。目前14家金控股利政策全出爐,投資達人股海老牛也替大家整理股利、殖利率,讀者可自行查看。
開發金不發股利
每年到這個時候,有人歡笑有人靠腰都很正常,今年我是屬於靠腰那一群的。
因為開發金正是不發股利的3家金控其中之一,所以我回顧當初為何買進開發金的原因,老朋友應該都知道,新朋友也該鑑古知今;也順便說明一下目前有的50張開發金,但為何不在我身上?
開發金併中壽
當初採用「事件交易法」,知道開發金最終要併掉中壽,所以開始解析、追蹤、並且買進開發金,這些在PPA專案中都有詳實的記錄。
感謝在2020年的股災,以及併購進度延誤的關係,股價一路跌到6.9元的佛心價;所以我在10元以下撿了不少便宜的開發金。當時總共累積到150張,並且均價來到個位數。
併購利多發酵
2021年是最爽的時候,當時多頭湧進及併購利多,開發金也在2021年3月一路上漲,股價直奔18年來新高,並且最高來到20.1元;由於報酬率順利超過100%,我在17~18元時分批賣出100張。最終我還是留下50張開發金,不僅成本很低沒壓力,準備放著領股利就好。
不發股利該賣嗎?
熟悉金融股的朋友都知道,一般來說看到已知利空,才去賣金融是最笨的;因為金融股手上都是錢,未來就有可能挖到石油,碰上再次翻身的機會。如果想要換股的朋友,更該仔細評估股價位階,才能賺到甜甜的價差。
由於今年不發股利,所以估值拉低不少。我這期YT影片有教學如何做金融股估價,所以採股利法來做估價。在計算之後,我們可以看到:
1.開發金股價13.3元
2.跳樓價為10.2元
3.便宜價為8.17元
4.合理價為9.8元
5.昂貴價為12.25元
目前位階為「昂貴價」,由於估價邏輯不同,故跳樓價大於便宜價,以跳樓價為優先。
未來展望
1.壽險型金控:因股債價格亂流,防疫保單影響,去年獲利不盡如意。不過今年兩大因素都將逐漸改善,預期明年走回降息將有助債市價格回溫、防疫險理賠的損失也即將歸零。
2.開發金屬於壽險型金控,升息保單等利空因素已邁入尾聲。目前開發金首季獲利0.21元,看起來是較去年同期衰退6成,但實則每個月都獲利增長;在同族群的拉抬下,要出現10元的跳樓價實有難度。
質押借貸
最後,先標註一下有風險,只給心臟大的朋友看下去。
跟大家聊一下最近很紅的討論「質押借貸」。在去年11月人心惶惶時,我將手上的長期投資的股票,陸續拿去元大證金換成現金出來,50張的開發金也是此時被我拿去換現金(附圖),趁著股市出現止跌訊號時,陸續再投入撿便宜。 (相關報導: 兆豐金、中信金…6家「大到不能倒」銀行,金融存股選誰最好?陳重銘親授3招:別被高殖利率騙了 | 更多文章 )
由於質借利率是1.97%,原本想說只要開發金配一點股利,就能夠打平;不過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不發股利的風險。還好當時撿的便宜股,這半年也賺了15%以上,所以仍然是划算的。有興趣的話,可以先到網站上看,並且徹底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