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謝長廷敗訴新聞,看日本媒體的衰弱

作者從謝長廷敗訴新聞,看日本媒體的衰弱。(謝長廷臉書)

9月29日一早通過社交網絡收到台灣朋友發來的台灣報紙版面,大標題寫著「謝長廷告歐鴻鍊 二審敗訴確定」!那位朋友早知筆者對蘇啟誠輕生案一直追踪,那天一看早報就拍攝而發來。

已不必給台灣讀者說明這案子的細節。我老友,蘇啟誠輕生以後,筆者一直都懷疑大陸發來的假新聞逼死他的分析。自3年前開始寫了不少文章追求真相。但這條尋找真相之路還遙遠,現在都找不出真相的切入點。雖這判決並不是蘇啟誠輕生案的核心,但它無疑是逼近真相的關鍵。

收到版面早上之後,筆者一直都仔細地觀察日媒怎麼報。但至今還沒找到一家傳統媒體都報導謝長廷敗訴之新聞。酷愛台灣與蔡英文,日本極右狂老瘋青支持的產經新聞還在連載謝長廷的回顧錄,連短聞都沒有。那網路空間呢?只能找出漢語新聞,一條日文消息都沒找到。

3年前蘇啟誠輕生時,以大陸發來的假新聞為筆者老友的觀點來首報的就是產經新聞,那大型報導是北京中國總局與台北支局合作的大作。這大作以後,其他日本傳媒拳拳服膺產經新聞這不准確的觀點,日本讀者都相信這觀點。筆者在網路寫了糾正這觀點的拙文幾次,總被無視,有時受網友批評:中共買辦! 自北京拿多少!這種不好聽,但日本來百姓愛聽的謬論已覆蓋在日本媒體界。也可以說非常類似台灣反中輿論戰優勢的局面。

作為蘇啟誠老友,匹夫也有責,問過幾家周刊,月刊與網絡媒體,但至今一家都沒答應我要求,原因則在於日本媒體現在的困境,安倍晉三兩次執政時,用當時內閣官房長官,即快卸任總理的菅義偉來加強媒體控制,大報社是純粹民間企業,但他們享受的消費稅額外措施是政府特意給報社的,政治新聞有時要依靠政府官方的渠道;日本放送協會,即NHK是預算被國會掌握的,對內閣官房沒法背叛。民間官博電台與電視台都靠政府發的執照來經營,日本媒體界都一樣,表面上批評政府,但他們生殺予奪之大權在政府手裡。

安倍時代,不少民間電視時政節目的主播陸陸續續消失,被消失的他們在自己的節目裡批評安倍,菅義偉,二階俊博等政黨領袖的。剛剛在自民黨總裁選舉螺旋的高市早苗做主管廣播行政的總務大臣時,常常提及「不續牌」這詞,來恐嚇電台與電視台,這無疑是控制廣電媒體的王牌,日本傳媒因此變弱而都不敢批評政府。

傳媒的劣化給日本輿論帶來了巨大變化。安倍晉三崇拜不已之外公─岸信介就是國家社會主義者,安倍本人就是反共厭中主義者。他時常說出反中言論,相對則總說愛台援蔡。那安倍晉三真的愛台嘛?根本不是!他思想受了好多極右的影響,其中受最大影響的就是同一個派系─清和會前輩石原慎太郎;石原做東京都知事時,展開過新宿打黑掃黃運動。當時他說了一句;打第三國人!

獲得日本文學最高峰,芥川賞的大作家好讀歷史根本不夠,那時他要「打掃」的對象就是大陸來的新華僑,他們並不是第三國人。「第三國人」指什麼?就是石原酷愛的台灣人與朝鮮人。第一國人就是英美法蘇華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第二國人是戰敗的日本人。但還有一種人,就是你們台灣與朝鮮人,即也不是戰勝,也不是戰敗的。就是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殖民地民眾。第三國人是戰勝國民,能享受戰勝國民待遇,可買洋煙洋酒,白米白糖等等戰敗國民根本買不到的珍貴東西。故戰敗國民又恨又羨慕地把台灣、朝鮮人罵為第三國人或三國人。

石原,安倍他們說愛台,却基於這麼糟糕的歷史觀。簡單說,他們的愛台就是為了反中而來的假愛台,他們把台灣定位為反共厭中之棋子,否則他們怎麼這麼不了解日華之間的不幸歷史?

安倍執政期間,日本輿論被染上反中一色,因傳媒早已被閉嘴,台灣的壞新聞跟大陸的好新聞一樣,根本不報,大陸的壞新聞擴大而大幅報導,這就是日本兩岸報導的殘酷現狀。筆者之要寫謝長廷敗訴案給日本讀者之願望被上述理由拒絕。

謝長廷還得意洋洋在產經新聞回顧自己光榮之半生。日本讀者認為謝代表是首任做過行政院長的偉大代表。如用春秋筆法,可說是安倍晉三急救了謝長廷的逆境!台灣讀者們,觀察日本的兩岸報導時,要充分注意日本傳媒有多少偏差。真沒想到因為謝長廷敗訴這條小新聞,從而勉強認知日本傳媒的苦境,但還是要關注謝長廷旗下的卡神,即楊蕙如案怎麼進展。 (相關報導: 屏東遇襲超商女店員治癒路漫長 朱學恒齊聚眾人心意捐10萬送暖 更多文章

*作者為日本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