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騙年輕人!詐欺、被騙年齡層 都是18~39歲青壯人口

國內詐騙集團的嫌犯及被害人主要年齡層分布,竟然都集中在18─39歲的青壯人口,儼然形成一種「年輕人騙年輕人」的犯罪型態。圖為詐騙集團。(翻攝自Detik.com)

如果你以為鄉下純樸的阿公阿媽,至今仍是詐騙集團的首要目標,可就跟不上時代嘍!警政署統計,網路、電信已逐漸取代金光黨成為詐騙主流,而網路與電信的主要使用族群都是年輕人;影響所及,國內詐騙集團的嫌犯及被害人主要年齡層分布,竟然都集中在18─39歲的青壯人口,儼然形成一種「年輕人騙年輕人」的犯罪型態。

到底搞什麼?!受到高齡化及少子化雙向夾擊,台灣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從2016年開始,已逐年呈現負成長,也就是說,青壯人口之於我們國家的國力來說,已好比千金萬金都喚不回的珍寶。偏偏社會上卻有一批青壯人口好的不學,竟靠詐騙為業;另一批教育程度不乏大專生的青壯年人,則可能礙於生活圈只侷限於工作專業,以致於連基本生活常識都很薄弱,抑或因一時貪便宜被不肖者抓住人性弱點,最後成了詐騙集團的籠中物。

20180202-SMG0035-天如專題-2017年詐欺案嫌犯年齡層及性別分布_工作區域 1.jpg
 
20180202-SMG0035-天如專題-2017年國內詐欺案被害人年齡層及性別分布_工作區域 1.jpg
 

詐騙嫌犯7成高中職學歷 碩博士都上當

「大家不要小看詐騙集團嫌犯7成只有高中職學歷,除了能夠輕易騙倒相同教育程度的被害人,甚至還能能令為數可觀的大專、研究所、博士,以及各種專業領域的學者乖乖上鉤…試想,犯罪者若高中畢業後就被詐騙集團吸收,經過幾年「師徒制」的鍛鍊,論起騙人的話術與功力,應該也可以稱得上是『詐欺博士』了!」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裘雅恬苦笑著說。

20180202-SMG0035-天如專題-2017年詐欺嫌犯教育程度_工作區域 1.jpg
 
20180202-SMG0035-天如專題-2017年國內詐欺案被害人學歷分布人數統計_工作區域 1.jpg
 

刑事局公關室研究員蔡鴻文強調,正因國內主要的詐騙犯罪份子,已從過去的相準肥羊下手的金光黨,演變成今日「亂槍打鳥」的網路電信詐騙;也就是說,原則上,多數詐騙集團下手之前,根本就沒有事先篩選被害人的教育程度或職業,而是只要拿到電話就打,然後天南地北胡謅一通,反正只要100通電話中有1通成功,其詐騙的目的便已達到。

國內詐騙嫌犯 近3成是無業者

惟結論顯示,警政署統計指出,以2017年為例,國內詐騙嫌犯近3成是無業者(可能都在忙著上網、打電話詐騙),其次則依序是各行各業中平均薪資偏低的服務業、基層勞力工、技術工等。另值得重視的是,當年詐騙嫌犯中竟還有5%的在學學生,年輕人人生還沒真正開始就走岔了路,把詐騙當打工,情況令人憂心。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跨國詐騙犯罪宜嚴懲,勿讓台灣成為詐騙犯天堂 更多文章

20180202-SMG0035-天如專題-2017年詐欺嫌犯職業分布分析_工作區域 1.jpg
 

服務業、無業 佔受害者半數 

至於國內詐騙案被害人最常見的職業,則以服務業占了近3成,其次有兩成是無業…,光是這兩個行業別被騙的人數,就占所有3萬6534名被害人的近五成;有人不禁納悶,詐騙集團為何特別「青睞」服務業及無業者,這些人還有多餘的錢可以被人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