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動畫多啦A夢中,大家一定經常見到一幕場面,就是小夫聯同胖虎一同欺凌大雄。理由總是五花百門,但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在多啦A夢中,故事甚少見到一個場面:就是小夫和大雄一同結盟抗擊胖虎,或者是胖虎和大雄結盟打壓小夫。就算有這樣的情節,故事結局也不會是好的,總是bad ending。
其實,藤子.F.不二雄描繪這樣的情節,是隱喻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以及現代社會的結構,讓啟敢為大家詳細解釋,為甚麼小夫一定要勾結胖虎欺凌大雄,而且這個組合幾乎是超穩定不變。
小夫、胖虎和大雄,隱喻了甚麼?
大家對小夫、胖虎和大雄第一個印象,都是小夫一家是超有錢的家庭,能夠買到許多新玩具;而胖虎則是孔武有力,是該區最能打的孩子王。
相反,大雄則是沒有甚麼長處,平平無奇,有時能依靠多啦A夢的道具反擊小夫和胖虎,但是有時候,大雄又會恃著擁有多啦A夢的道具而跑去魚肉他人,結果下場慘淡。
其實,小夫是隱喻了現代社會的資產階級,有龐大的資源;而胖虎則隱喻了國家,因為現代社會,只有國家這個機構才能壟斷暴力。而大雄?就是被宰割的廣大民眾。小夫勾結胖虎欺凌大雄,就像現代社會,大財閥和政府政客勾結,一同向民眾進行剝削,殘民自肥。
只有小夫勾結胖虎欺凌大雄,大家才認為合理
亦只有小夫勾結胖虎欺凌大雄,大雄才會默默忍受——就像現代的民眾忍受政府和大財閥的剝削。
若果只有胖虎欺凌大雄,大雄可以有大義理由指斥胖虎會以武屈人,口服心不服;若果只有小夫欺凌大雄,大雄也可以力斥小夫為富不仁,自己則是貧賤不能移。
就像一個國家若果像胖虎行暴政凌虐民眾,民眾可以用民主和自由等名義將之推翻;若果一個富人為富不仁,民眾也可以杯葛他。
但是,若果當小夫和胖虎結合欺凌大雄,一方代表財富,一方代表力量(權力),那時候,大雄就只能默默忍受兩人的欺凌了。因為現代社會,民眾都迷信財富和權力兩者,是衡量一個人或團體的統治認受性和成就的高低,兩者的結合,讓民眾誤以為大財閥和政客的統治是自有而有,永世不變,而不去反思財富和權力的來源是否合理,使用時是否公正。
最後,大雄只能哀嘆自己不是像小夫般是富二代,或者像胖虎般強壯;他不是放棄自己,就是強迫自己力爭上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小夫般富有或者胖虎般有權力。
民眾也是如此,他們只會強迫自己信仰獅子山下精神,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有一天做李嘉誠、郭台銘。而不是聯合其他民眾,透過民主運動強迫富人和政客不要壟斷資源和權力,要接受民眾監督,用之有道。
可見,小夫勾結胖虎欺凌大雄是合理、是英明、是王道這個迷思,深深植入現代民眾的腦海中——我們不會挑戰富人擁有財富和政客擁有權力的聯盟。
歷史上的大雄聯合小夫對抗胖虎,結果被小夫出賣
大家都知道,在多啦A夢裡,曾經有故事內容描述大雄聯合小夫對抗胖虎,但是故事的結局通常不好,不是小夫坐大後回頭欺凌大雄;就是小夫出賣大雄,讓大雄被胖虎修理。 (相關報導: 小叮噹作者的冷門作品!殺人合理,可公開做愛的顛倒世界,原來隱藏著這樣的用心… | 更多文章 )
這也是隱喻了西歐自中世紀結束不久後的歷史,當封建制度結束後,在啟蒙時代時,壟斷國家權力的貴族(即是胖虎)的認受性被挑戰,然後資產階級蠢蠢欲動,想推翻貴族的統治,但是力量不夠,於是轉而尋求廣大民眾的支持。資產階級和一些知識分子,以改善民生和給予民眾有政治權力為號召,吸引民眾加入軍隊,推翻貴族的封建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