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朱立倫會是弱勢黨魁嗎?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朱立倫。(柯承惠攝)

告急牌奏效的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當選得票率四成五,為歷屆最低,因此被指為弱勢黨魁。這種說法並不恰當,在四人參選、三大強棒角逐下,當選票數本來就很難過半(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登輝在四組強棒中得票52%,堪稱異數)。朱立倫可能成為弱勢黨魁的,反而是他選後各種不當言行及回覆習近平賀電的內容。他一旦背離中心思想,且把競選中的各種偏見執行到底,不惜違逆多數民意趨向,他就很難避免弱勢,進而拖累國民黨聲勢向下。

朱立倫競選期間的中心思想,是要「維持兩蔣時代正藍路缐」,並要告訴全世界「台灣主流民意是捍衛中華民國、保衛民主自由,這是國民黨永遠在做的事」。關於國際關係,他說「台灣不能單靠美國、單押一邊,國民黨向來主張(在美中之間)平衡,任何對抗、戰爭都不是國民黨的期待」。關於兩岸關係,他既把兩岸緊張局勢歸咎民進黨,又說當選黨主席就要馬上恢復兩岸交流。而競選後期,張亞中異軍突起,朱立倫開始反對急統、紅統,說「如果張亞中當選,國民黨定位將變成深藍極統,甚至從藍變紅,國民黨亦將分裂、快速縮小」。

但當選黨主席當晚,朱發表談話,卻說國民黨將會是空前團結、充滿戰鬥力的政黨,未來不管罷免案、公投案及選舉,都會共同團結「對抗囂張、鴨覇的民進黨」,打敗民進黨。反觀民進黨發言人則表示「國民黨透過民主機制完成黨主席改選,民進黨表達祝福。不過,朱立倫稱將以罷免案、公投案對抗民進黨,這不是理性態度;為反對而反對,更無助於朝野政黨尋求共識,也難以獲得人民支持。民進黨期盼,未來國民黨在朱立倫領導下,能依據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及人民福祉,朝野政黨良性競爭,共同為國家發展努力」。

民進黨的回應比朱立倫理性及未「強辭奪理」多了!罷免案及公投案,前者是國民黨無故打壓議事效率頗佳(公督盟評鑑)的小黨議員立委,後者是國民黨不顧科學證據及國際貿易公平原則的「為反對而反對」,朱立倫怎麼反而怪罪起民進黨,說這是在「對抗囂張、鴨霸的民進黨」?難道馬英九可以開放萊牛進口,民進黨政府就不能開放銷量更小的萊豬進口嗎?

不只如此,朱立倫幾天後又說十二月舉行的(反萊豬)公投是「倒閣公投」,國民黨若贏,蘇內閣就得下台。蘇貞昌為此在受訪時指出,朱說要親美,要設立國民黨駐美代表處,他卻「吃美牛反美豬」「說要親美而反美」,並與對台灣最不友善的境外勢力唱和,不顧很多人都清楚的「美國最能幫助台灣」,無論就台灣安全、區域和平、國際空間拓展、提供疫苗等都是。

朱立倫立刻對蘇進行反擊,說自已吃美牛也吃美豬,但不吃萊豬,蘇把美豬與萊豬混為一談,到時候美豬賣不出去,才是標準的「反美」!蘇看起來是很擔心被倒閣,擔心因做「違反民意」的事而下台!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朱立倫第一個要改變的就是他自己 更多文章

朱立倫的反擊再度「強辭奪理」。蘇貞昌說的「吃美牛反美豬」,無人不知是指萊牛萊豬,怎麼到朱立倫口中,竟變成是「美豬與萊猪」混為一談了?又怎麼蘇貞昌會害美豬賣不出去,比「反萊豬公投」更「反美」了?同時開放萊豬進口,是基於科學證據(有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認證)及遵守國際貿易公平規則,怎麼會是「違反民意」了?反萊豬的國民黨胡亂炒作出的民意可以視為「主流民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