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習降李升」是煙幕彈?抑是中共權鬥的翻盤戲?

2022年3月11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AP)

美媒「華爾街日報」於5月16日刊出〈李克強走出習近平陰影,努力修復中國經濟〉,該報導指稱,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一度被邊緣化的總理力促國家主席回調那些部分導致了這一局面的政策。這議題經由網路大量傳播,成了台灣政論節目最熱熟的話題。

該報導還論述說:「多年來,作為中國政壇二把手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直被國家主席習近平邊緣化。如今,李克強正憑藉自身影響力重新活躍起來,成為中國政府高層近十年未見的一股潛在制衡力量。」據政府官員和接近決策層的顧問稱,在中國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之際,李克強正在發揮作用,力促習近平回調一些引導中國遠離西式資本主義並部分導致中國經濟放緩的措施。

其實,此一論調,完全反映了華爾街對中國經濟開放的一種深切期待。習近平把老美在中國賺大錢的路都封死了,尤其是華爾街之狼們對習近平都恨得牙癢癢的。

「習降李升」從此中國就與國際共存相安無事了嗎?

多家媒體因而引申習近平地位正在被取代的認知,甚至連《人民日報》近日曾以較大篇幅刊登李克強在國務院相關會議的講話,但同一天卻沒有關於習近平的任何報導,都被外界過度解讀,成為熱議話題。更有一些傳聞直接喊出,如果李克強掌控中共政權,中國不會像現在這樣。李克強要好於習近平,甚至要求李克強取代習近平

然後18日,「中央社」又發出一篇有關「習降李升」的報導指出:久被視為「弱勢總理」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來突然成為焦點,起因是中共黨內「習降李升」傳言近來在中國內外甚囂塵上,各種內容不一而足,根源則與中國面臨的經濟及外交困境有關。

儘管這麼多傳聞中都搭配上某些地方政府親李表現的舉證,看起來似乎都言之鑿鑿,但究竟是否真正代表李克強在中共黨內地位明顯提升,甚至達到「習降李升」的地步,或僅是憑著個人意願而過度解讀,恐怕仍有極大爭論。只是,所有報導也都認為,在中國內外處境未獲改善前,習近平乃至於整個中共的聲望折損及執政壓力,始終存在。也就是說,逼臨20大的日子越接近,權力鬥爭的風暴傳聞也就越加頻仍。

自由亞洲電台」5月17日對此一議題的專訪的旅美時事評論人士郭寶勝就這樣解讀,中國的武肺疫情清零政策已導致民怨沸騰。因此,民眾把希望寄託在李克強身上。他說,現在有人把李克強的講話貼到牆上,無非是想給民眾留下希望,郭寶勝有點無奈地說:「他就給你一個希望所在,對他們體制還是有利的。李克強畢竟也是中共高層官員,當你感到絕望的時候,該給你一點期盼。所以習近平也給李克強露面的機會,就像當年毛澤東給周恩來露面、講話的機會。」 (相關報導: 風評:美國的族群仇恨悲劇牽動台灣敏感神經 更多文章

「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才是中共唯一原力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受訪時也指出,中國人民與中共政權不是一個概念,必須清楚的區分開來應對。余茂春特別提到「在中國,這些傳聞無論真假,都會經常在中共黨內的派別權力鬥爭中被當作武器攻擊對方」。當整個中共政權在中國造成災難時,余茂春斷言「中共政權通常需要傳播一個謠言,讓民眾寄希望於一個更好的人出現,以企圖挽救中國共產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