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極端自私的國度裡,三人到底不行。且看民國時期,張愛玲胡蘭成和蘇青的三人行?不行?
〈封鎖〉是張愛玲最好的短篇小說,〈封鎖〉寫在張愛玲切身經歷戰火的當下,是她難得書寫戰爭現況的文章之一:一群人被困在遭封鎖的電車上面面相覷百無聊賴地大眼瞪小眼,一對萍水相逢的男女碰撞到一起了。男人為了躲避同車討厭的親戚挪到女人身邊座位,故作親熱短暫的搭訕,單純的老姑娘動了心,世故又精於算計的已婚男人卻根本不當一回事,只怪這女人,長相太平凡:
老頭子右首坐著吳翠遠,看上去像一個教會派的少奶奶,但是還沒有結婚。她穿著一件白洋紗旗袍,滾一道窄窄的藍邊——深藍與白,很有點訃聞的風味。她攜著一把藍白格子小遮陽傘。頭髮梳成千篇一律的式樣,唯恐喚起公眾的注意。 然而她實在沒有過分觸目的危險。她長得不難看,可是她那種美是一種模棱兩可的,仿佛怕得罪了誰的美,臉上一切都是淡淡的,鬆弛的,沒有輪廓。連她自己的母親也形容不出她是長臉還是圓臉。
張愛玲形容人的長相,下筆刻薄又無情到常讓人拍案叫絕的地步,就算最平凡的人,也能被她理出平淡如水的樣子來,形容四0年代在戰事紛擾的上海,一遇空襲便當家常便飯的電車「封鎖」,在短短的數十分鐘裡,看盡眾生百態和人間寡情,生動逼真躍然紙上,一如她在〈燼餘錄〉裡寫的:現實這樣東西是沒有系統的,像七八個話匣子同時開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在這一片混沌中,〈封鎖〉成了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定情文。這篇刊登於1943年11月《天地》第二期的短篇小說,讓人在南京的胡蘭成被上海女子張愛玲深深吸引了。本來閒散翻閱的他立即坐直了背脊聚精會神讀起來,隨後便問了蘇青這張愛玲是誰?還硬要了張愛玲地址欲上門拜訪,對他曾經上過蘇青的床這件事,根本不當一回事。蘇青難堪又不得不給,她對身為離婚婦女這件事一直自鄙自怨自艾著,雖然寫的文章大膽又刺激。
胡蘭成更忘了自己早有續弦全文慧一妾舞女應英娣的已婚身分,硬要去撩撥小姑獨處、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待張愛玲以身相許鸞鳳和鳴後,他又愛上護士小周、後又另娶朋友父親守寡的姨太太秀美。這便是胡蘭成遭後人詬病所在。從心到身,沒有任何尺度規矩,他卻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不悲不驚不喜,萬事端然。也難怪蘇青多年後在自傳體小說《續結婚十年裡》蓄意報仇,暗示明示那個大頭談維明就是胡蘭成。

《續結婚十年》中〈黃昏的來客〉這一章節,蘇青對胡蘭成(談維明)的人格特質和自己與他的「初夜」有詳盡描寫。而後,張愛玲在《小團圓》中也點出相同情節,印證胡蘭成擅長以自吹自擂的方式壯大自我性魅力。黃惲曾為《續結婚十年》的人物原型做了些考證,也點出談維明就是胡蘭成。在《張愛玲十五講》中,張均亦言:張愛玲也知道胡蘭成還與蘇青保持著性關係。眾所周知,一次,張愛玲去找蘇青,不料見著胡蘭成已在那裡,還打翻了醋罈子,但隱忍不發,還大剌剌地寫了篇〈我看蘇青〉明褒暗貶。 (相關報導: 陳文華專文:野狐禪夢—記胡蘭成(上) | 更多文章 )
張愛玲和蘇青的友情,實在有著好幾分厲害關係和精明算計,要不是蘇青的《天地》雜誌捧紅了她,她又怎會獨排眾議地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誰都知道蘇青那本白描自傳《結婚十年》哪能跟張愛玲的《傳奇》、《流言》比。至於張愛玲和胡蘭成的關係,肯定早先的愛情和利用價值是交雜的。先前沒人敢如此決斷或看得明白,《小團圓》出版後,一切似乎都有了底有了原由。當然某些張迷鐵粉,甚至號稱是張愛玲研究家的人,至今仍深信《小團圓》只是一本杜撰的小說不足為信。一本杜撰小說,憑張愛玲的筆下功力,需要一改再改,改了三、四十年還猶豫著不肯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