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主席3月8日中常會上拋出「誠信條款」,要求黨內現任議員秉持對選民的誠信,不要在選後立刻落跑投入立委選戰,這個起手勢也被視為是要與國民黨全員烙跑中的「大局條款」互別苗頭。
賴主席誠信條款一出,立刻獲得民進黨籍立委林楚茵聲援,並劍指國民黨烙跑議員們是「政治負心漢」更是「薪水小偷」,並強調「當選民代,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項承擔,民眾投票給你當民意代表,就要認真踏實為民服務,而不是吃碗內看碗外、占著茅坑不拉屎。」鏗鏘有力的正義之聲言猶在耳,但仍止不住民進黨內烙跑議員們的躍躍欲試,挑戰誠信條款者遍及全國,甚至在台北市造成現任立委何志偉因此斷送連任之路。這把公然挑戰賴清德主席威信的野火,燒得不只是民進黨內的信賴基礎,更將選民與民進黨間的誠信燃燒殆盡,賴主席,該怎麼來收拾這把誠信之火燒到自己的殘局呢?
綜觀民進黨的誠信條款,其實有著許多矛盾的不思議:
「誠信是普世價值,不應有但書」
就誠信條款的目的來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民在2023年11月26日才把選票投給這些議員們,結果不到三個月,這些議員們就想跟選民say goodbye,這樣深層的背叛感叫選民情何以堪?
面對誠信這樣的普世價值,民進黨中央卻說「誠信條款不適用艱困選區或無現任立委的選區」,擺明「選擇性誠信」,難道選民的支持在艱困選區就自動變得沒價值了嗎?那以後在這些所謂的艱困選區,還有誰會想要出來投票給你們?

「不讓選民淪備胎,現任議員參選應先辭現職」
猶記得去年底,每個議員口口聲聲拜託選民「請繼續讓我留在議會為大家服務」,現在選民真的用選票把他們留在議會了,卻馬上要跟選民說「抱歉,我要更上一層樓了,掰噗」,然後一邊還繼續卡著議員席次讓議事空轉,肖想著「反正立委選不上還可以回來繼續當議員領薪水」,坐實了林楚茵立委所說:「吃碗內看碗外、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批評,而這些傻傻出來投票支持議員們的選民則慘淪「政治備胎」、「選票雞肋」。
在誠信條款的基礎下,民進黨中央應要求現任議員參選立委前要先把現職辭掉再投入,一來展現背水一戰的決心,更可以避免民進黨在選民心中的信用破產。
一個「誠信條款」各自解讀,從「信賴不信邪」到強調自己在民進黨艱困時期拿了多少票藉以情緒勒索選民與黨中央,每個烙跑議員都口口聲聲喊著自己「信賴」,實際上卻是扎扎實實往賴清德主席臉上抹糞、打臉,讓他這個主席當的裡外不是人,更難免不讓人懷疑這些烙跑者們最大的目的只是以參選為理由,實際上是挾派系給賴清德主席難看,這對民進黨內2024的團結與和諧絕對是最大的傷害。 (相關報導: 幕後》備戰終極對決 賴清德祕令「組織急行軍」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資深政治工作者,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