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2014年軍事政變後的第2次大選將於5月14日登場,遭軍事政變罷黜的前總理塔信么女貝東丹帶領的為泰黨,以及高舉進步價值的前進黨支持度位居前2名,但泰國年輕世代對民主進程抱持懷疑態度。此外,泰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採行「等距外交」,泰國民眾對美中又是怎樣的感覺呢?
泰國民主運動交流空間「圖書共和國」(Book Re:public)公關設計師娜尼查(Nanicha Sriwut)坦言,相較於2020年,現在年輕人對政治更冷漠。2020年,廣受年輕選民支持的未來前進黨(FFP),遭到泰國憲法法院判決解散,理由是該黨向創黨人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貸款,違反選舉規定。
未來前進黨原是泰國國會第3大黨,被判決解散後,大部分原黨籍國會議員加入2014年就成立的小黨「泰國聯合發展黨」(Ruam Pattana Chart Thai Party),改組為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至今。根據民調顯示,前進黨支持度僅次於貝東丹(Paethongtarn Shinawatra)領導的為泰黨。

圖書共和國由泰國民主運動組織「創立強化民主意識」(民主咖啡廳,CAFÉ Democracy)經營,該組織是泰國2010年示威後,泰國言論自由運動人士羅德賈瑞(Rodjaraeg Wattanapanit)所創立,旨在促進不同想法自由交流,並與清邁大學人類學家平凱(Pinkaew Luangaramsri)成立圖書共和國。
鼓勵年輕世代勇於談政治
娜尼查向《風傳媒》表示,圖書共和國於2015年重新開張,現在主要透過藝術來傳遞民主理念,且藝術不受時間束縛,表現多元,而2022年推出「運動設計」(campaign design)計畫,鼓勵年輕人勇於討論政治,不要認為談政治是非法行為。2014年,隨著軍政府上台,圖書共和國這個交流空間也被迫關閉。
娜尼查說,當時「民主」是敏感詞,提到這詞的活動都會被盯上。身為創辦人之一的羅德賈瑞也被軍方帶走2次,不只施壓關閉空間,也逼她簽署不參與政治活動的同意書,作為釋放條件。民主咖啡廳專案負責人阿魯薩(Arusa Panyakotkaew)稱,圖書共和國實際上已搬遷過3次。

「此空間成立的目標就是傳遞民主」,阿魯薩提到,在2011至2014年曾推出「民主學校計畫」,針對大學生推出各類活動,以此提升年輕族群對自由、民主、人權的認知。她強調,圖書共和國推出的活動不只為了促進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民主的認知,還要激起大眾的批判性思考,互相交流想法。 (相關報導: 專訪》盼實現不流血革命!泰國反對派領袖塔納通:明年選舉是終結軍權統治的第一步 | 更多文章 )
身為清邁大學學生會首席副發言人的納文蒂提(Navinthiti Jarupratai)關注校園「公共空間」議題,這也是圖書共和國在推動的專案之一。他想要的「公共空間」並非畫設的特定區域,而是言論及思想都不會受到限制和審查的「空間」,因為在今日的泰國,民眾集會發言都會遭警方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