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因國會無法通過預算案,部分政府關門邁入第3天,兩黨經過一整個周末的協商仍無法達成共識,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建議」共和黨議員使出「核彈選項」,即變更議事規則強硬通過預算,並批評民主黨「只關心非法移民」,棄國安問題而不顧。
20日起,美國聯邦政府因國會兩黨無法就新年度預算案達成共識,只能關閉部分部門。兩黨意見分歧主要在國防支出和移民上,包括要解決近80萬名在兒童時期被父母帶到美國的非法移民身分問題,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頒布「逐夢者計畫」(DACA)讓他們得以延期遣返,但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極力反對此案,兩黨僵持不下。

白宮方面似乎已按捺不住怒意,總統川普以多條推文怒批民主黨為了保護非法移民而「罔顧國家安全」,並呼籲共和黨發動「核彈選項」(Nuclear Option)強硬通過法案。川普說:「很高興看到共和黨人在努力為軍隊和邊境安全而奮鬥,民主黨只想讓非法移民不經檢查進入這個國家。如果僵局持續下去,共和黨應該選擇使用51%的(核彈選項),通過真正的長期預算。」
「核彈選項」是指修改議事規則降低法案過關門檻。根據現行議事規則,聯邦政府預算案需要絕對多數60票才能通過,但修改議事規則只需要相對多數51票,因此,只擁有51席的共和黨可以先把預算案通過門檻降低為51席,就可以不受民主黨牽制直接通過。
「核彈選項」在近代僅用過2次,第一次在2013年,民主黨修改了「總統的政治任命案與下級法院法官提名案」的過關門檻,參議員不能再使用俗稱「費力把事拖」的冗長發言手段(filibuster)阻撓審議過程;第二次登上檯面則是2017年,換成共和黨修改「大法官提名案」的門檻,成功任命保守派大法官葛薩奇(Neil Gorsuch)。分析認為,儘管這一招可以解決僵局,但長期下來會讓在野黨越來越難監督政府,有損民主精神。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表示,目前還不想採用核彈選項,意味著共和黨不但不能跑票,還要另外說服9位民主黨議員倒戈。為了解決窘境,麥康奈爾提出一份能維持到2月8日的臨時預算法,將在22日凌晨1點投票。
眾議院也處於「備戰」狀態,以便等參議院通過臨時法後可以盡快表決。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表示,眾議院已經同意接受該協議。但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兩黨還未達成共識。

據報導,民主黨要求共和黨承諾會盡快將「逐夢者計畫」計畫正式立法,並希望縮短臨時法的期限,以催促立法時程。共和黨方面則堅持,除非政府重新運作,否則絕不討論。
麥康奈爾指出「逐夢者計畫」到期日是3月5日,相較於當前的政府關門問題並不那麼急迫,而且這是個龐大的複雜問題,不能夾帶在短期撥款法案中通過。
共和黨議員葛拉漢(Lindsey Graham)表示:「民主黨要自己想辦法點頭,(暫時法案)已經讓我點頭了,我跟協調委員會的任何一個人都一樣,重視移民問題的解決方案。」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並不稀奇,從1976年確立現行的國會預算程序案以來,政府一共停擺過19次。上一次關閉事件於2013年歐巴馬政府時期,因為兩黨無法就俗稱「歐巴馬健保」(Obamacare)平價醫保法案達成一致。最長的一次關門則是在1995年12月16日,共持續21天。
目前,關門的聯邦機構包括住房、環境、教育和商業部門,大部分員工都被迫休「無薪假」以減少公共開支。但是氣象、醫療、軍事、郵政、航空、災難救助、獄政和能源等重要部門仍在運作。
對民眾而言,政府關門最「有感」的單位其實是博物館、活動中心等公共景點與設施,紐約最著名地標「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與鄰近的埃利斯人工島(Ellis Island)已經關閉,但大部分國家公園仍保持開放,遠道而來的遊客還是可以享受假期。 (相關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囉!臨時預算案參議院闖關失敗 國會兩黨為何僵持不下?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