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卿觀點:卸任閣揆不當董事長,難道你要他擺地攤?

台灣東洋公司1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前行政院長林全出任該公司新董事長。(資料照,蘇仲泓攝)

「那你要他去哪裡?難道只能去夜市擺攤嗎?」

這句話是堂堂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為了合理化前閣揆林全轉任東洋藥品公司董事長的哀號,這句話也可以看成是替當官的找到卸任護身符,只要你當過大官,將來永遠有出路,而這句話真正指出了台灣政壇的敗壞官箴,官商之間的不清不楚,若此一護身符公然流行,久之必害官也害民。

第一,那你要他去哪裡?這個問題不關民眾的事,也不關政府的事,更與你一個副閣揆無關,如果你能替所有當過官的都付出這種關懷,那麼你是人道主義者,如果只替少數人著想,那麼這是徇私是拍馬屁。如果所有當官的都必須由政府明示暗示的安排出路,那麼幾年下來,請問整個職場官場能留給青壯世代多少好位置?

第二,難道只能去夜市擺攤嗎?這「只能」兩個字說得差了,好像擺攤的是人生不值一哂的工作,是最後不得已的出路。但是你看過現在年輕人擺地攤的那種奮戰的神情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可以擺攤,因為他們沒當過官,沒一張大臉,沒有面子問題?又是誰說不幹董事長就得去擺地攤呢?施副閣揆也哀嚎的太假了。

那麼當前政壇當過大官之後都做些甚麼?懂汲營的官退職後分成兩種人,一種人是信誓旦旦聲明裸退,不接受政府安排任何職位,但沒隔多久,許多職務等著他挑。另一種人是在退職前便偷偷安排出路,討好這個討好那個,東搭西搭苦心營造,在任內早就鋪好轉換跑道的康莊大道了。虛偽啊,整個官場充滿虛假,你若不如此,那真的「只能」去擺攤開小店了。

替這些人想想,當過大官的離職後,還真難堂堂正正地搭捷運搭公車,換言之,他永遠需要轎車與司機,必須貼著一張官臉,向世人證明我還有價值,於是去職後非得混個董事長或總經理、高級顧問的位置不可,如此私利在前,卸任前卸任後這中間沒有模糊情事才怪。

目前在位者喜歡說現在當官的不容易,請問哪裡不容易了?讓立委議員罵罵幾句就不容易了?要真實說,現在當官比往年都容易,只要不貪污犯法被逮,即使你整天翹二郎腿不做工也沒事,花天酒地也沒事,民調低迷也沒事,民眾罵臭了頭也都沒事,因為官場結構已發展成必須官官相護,任何官員出了事,在上者必然自傷,大家就彼此護著相安無事吧。更荒謬的是,當了官離了職,財團商場還有更好的職位與薪水等著你,起碼弄個基金會也可以官臉進官臉出,當官有甚麼不容易?只要你臉皮夠厚,被罵幾句也就過眼雲煙,逍遙自在了。不信?去查查現在所有財團大企業裡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離職官員,各位官老爺永遠不明白退職的第二天就是尋常百姓,難道真是當官容易當百姓難?

不妨從半世紀前兩位官場上所謂的省籍菁英來看看臺灣老式官箴吧,一位是林金生,一位是林洋港,如今二位政壇聞人均已逝去。 (相關報導: 林全接東洋董事長 行政總處:未違旋轉門條款 更多文章

歷任鎮長、縣長、部長、副院長的林金生,日本東京帝大法學部畢業,出身算是優渥,從政多年後,曾思考過退職問題,逢人便說將來退了,想學英國的卸任官員撐個傘排隊等公車,起碼還像個紳士。到得晚年,真沒為自己置產,夫婦住在兒子牙醫診所的樓上,朋友約吃飯,還得開車來載他,晚年就這樣老去,從富貴到如此,以現在官場價值會說他不懂經營門路,算是官場魯蛇,可是以他人格培養的弟妹子女,無一不是各業菁英,晚年獲得回報。再說林洋港,當年官位聲望不下李登輝,也是不懂置產安排退路的官,雖說個性耿直與其他高官略有齟齬,可是經國先生容納了他,仍派他出任司法院長,退任搬出官邸之後,夫婦倆移居台中親人的樓房,在此老去,以他當時的聲望,找個董事長總經理閒差簡直輕而易舉,他卻不此之途,難道這也是官場魯蛇?回到現在,只是相去半個世紀的現在,官場成了個什麼模樣,已不言自明。不過這都是個人人格問題,本不必多論。可是,當官場淪落到人人只顧謀求退路的時候,其中必無施政理想,其中必有交易暗盤,這傷害的恐怕不只是個人人格,而是整個臺灣前途,你能期待這種官去聽取勞工的聲音嗎?勞工又能給他們什麼退職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