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高山症發作恐有生命危險!內行人揭6大主要症狀,牢記1關鍵讓你保命

出現高山症時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下降。(圖/Unsplash)

2020年,父親節當天晚上六點多,正當大家都在歡度父親節的同時,雪霸也收到來自大霸的一則求救通報:登山客林OO於九九山莊出現頭昏、喘、想吐症狀,患者表示暈眩且全身無力。經過初步判斷應該是高山症(在高海拔山區出現上述狀況,都請先以處理高山症的來面對)所以,雪霸的保育巡查員(巡山員)和五大隊員警弟兄就出動救援了。

高山症是在臺灣從是高山活動常見的狀況。(圖/雪霸國家公園登山資訊分享站粉專)
高山症是在臺灣從是高山活動常見的狀況。(圖/雪霸國家公園登山資訊分享站粉專)

在此小編先向當天出勤的伙伴表示謝意,因為他們不只是我們雪霸的左右手,更是山友們發生意外時的堅強靠山,而此案的山友後來也能順利落平安下山(當然也會有點睡眠不足)。高山症的預防及處置,其實雪霸已經說過很多次,且網路上的資訊也相當多,但因為登山安全教育就是條漫長路,所以還請各位能夠接受小編的碎念與宣導。

因為高山症向來是雪霸山難意外的前幾名,是在臺灣從是高山活動常見的狀況,引發的主要原因是在短時間裡快速上升高度,造成人體無法及時適應高海拔的環境而低溫對高山症也可能有加成效果。輕度高山症會出現頭痛、想吐、喘氣以及嘔吐等症狀,容易因類似感冒而容易被忽略。重度的高山症有高山肺水腫及高山腦水腫,一旦發生,應牢記「下降、下降、再下降」是高山症最有效的改善方式。 (相關報導: 登山新手想挑戰百岳不是夢!10條全台必去登山路線、注意事項一次全公開 更多文章

此外,有關預防用的藥物或PAC的使用或其他高山症的的知識,小編就留待日後繼續跟各位囉嗦了,重點就是在客觀條件允許之下,盡可能下降高度就對了。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雪霸國家公園登山資訊分享站(原標題:登山教育漫長路之二 – 高山症,請下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