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馮德萊恩結束訪華:烏克蘭問題難有突破 ,俄羅斯冷嘲熱諷

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北京。(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昨日(7日)訪問中國南方城市廣州後結束了為期三天的中國之旅。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前的紅地毯,到首都影視文化名人與其互動,再到由習近平主席陪同聆聽「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演奏,中國竭盡所能對馬克宏的到來表示歡迎。

和馬克宏一起來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畫面則幾乎只出現在中、法、歐三方會談的背景下。

馬克宏和馮德萊恩此次聯袂訪華被認為是分別扮演紅、白臉,旨在互為補充地展現歐洲團結,尤其在烏克蘭問題上一致希望中國起到積極作用。

不過,分析普遍認為,這一目標並未達成。除了與中國通過了一長串經貿合作協議,在敦促中國調解俄烏衝突方面幾乎沒有成果。

「這次聯合訪問原本是為了展示歐洲的團結,但實際卻突顯了一個自信的歐盟領導人和一位渴望表現的成員國,犧牲了歐盟的團結。」歐洲智庫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 Development Policy)的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博士說。

「中國對俄羅斯有影響力,俄羅斯也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支持,但中國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使用這種影響力,只不過是為了從中俄關係中獲得其他方面的讓步。」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員司馬安洲(Andrew Small)說。

「對歐洲來說,展示出它已經用盡所有途徑,而中國並沒有誠意,這一點很重要。」

克宏、馮德萊恩強硬促談

馬克宏周四(6日)敦促習近平利用其影響力與俄羅斯溝通,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

「我知道可以指望你,讓俄羅斯回歸理性,讓所有人都回到談判桌前。」馬克宏在閉門會議前對媒體表示。他旁邊坐著習主席。

他還說,「我們不僅希望結束衝突,也希望烏克蘭國家的主權得到尊重。這些是實現持久和平的唯一條件。」

在馬克宏和習近平會晤之後,馮德萊恩舉行了個人新聞發佈會,公開警告北京不要向俄羅斯運送武器,協助其在烏克蘭的戰爭。

「對侵略者進行武裝是明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將會極大地損害歐盟和中國之間的關係"。

此前中國被質疑向俄羅斯運送武器,但中國表示否定。

馮儒莎認為,馮德萊恩至少概述了歐盟的底線,讓中國知道如果向莫斯科提供武器面臨的後果,「這有可能說服北京開始發揮建設性作用。」

在中國外交部公開信息中,馬克宏和馮德萊恩的以上講話並沒有被引述。外交部稱他們均讚賞中方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做所的努力,並一致表示:「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

馮德萊恩在會晤後舉行了個人新聞發佈會,警告北京不要向俄羅斯運送武器。
馮德萊恩在會晤後舉行了個人新聞發佈會,警告北京不要向俄羅斯運送武器。

中國不提俄羅斯

對於外界所期待的,北京是否願意向莫斯科施加影響力,中國官方並沒有說明,甚至沒有提到俄羅斯。

在與馬克宏召開閉門會議前,習近平重申「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並表示「盡快重啟和談,按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兼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

他還重申反對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民用核設施。

以上闡述並沒有超過中國此前發佈的十二點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 (相關報導: 衛星照片揭露出現新軍事設施 中國要用這座緬甸小島監控印度海軍 更多文章

中俄兩國領導人在2022年2月北京會晤時宣佈,兩國合作「無止境」。此後不久,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今年3月,習近平到訪莫斯科與普京會面,再次強化了中俄關係。中國2月底發出十二點立場,呼籲政治解決為克蘭危機。但似乎進退維谷,一方面,違背莫斯科的意願會對中俄關係造成損害,另一方面,在普京試圖升級戰爭的情況下,繼續對莫斯科表示支持將令中國陷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