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赫姆特的爭奪被認為是俄烏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最血腥的戰鬥,雙方均傷亡慘重。這座城市的局勢未來會如何發展,為何巴赫姆特如此重要?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前,約有7萬人在巴赫姆特生活。去年夏末,巴赫姆特戰鬥打響。自那時起,俄軍對該城市展開了圍攻。巴赫姆特位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由基輔控制的地區。
巴赫姆特拉鋸戰持續至今
在長達13個多月的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已經持續了9個月的巴赫姆特塹壕戰成為迄今持續時間最久的戰鬥。這場包圍戰令雙方都遭受重大損失,數千名士兵死亡。但前線變化不大。
1月初,俄羅斯雇傭兵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Jewgeni Prigoschin)宣布完全佔領了巴赫姆特附近的小城索萊達爾 (Soledar)。約兩周後,烏克蘭軍方也證實已從索萊達爾撤退。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次重要勝利,其軍隊因此得以更接近巴赫姆特。

4月初,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在一段影片中聲稱,已在巴赫姆特市政大樓上方升起了俄羅斯國旗,並稱已經在法律意義上佔領了這座頓內次克地區最具戰略重要性的城市。
基輔否認所謂「佔領」,稱其為虛假信息,俄羅斯國防部至今也沒有確認佔領該城市。因此,圍繞巴赫姆特的爭奪仍在繼續。
交戰雙方各自提供的信息很難被獨立核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座城市已被嚴重摧毀。據稱原先的7萬居民中只剩3000人還留在那裡。
巴赫姆特對烏克蘭有多重要?
俄軍圍攻,烏軍堅守—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九個月,這就是為什麼巴赫姆特在烏克蘭戰爭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烏克蘭的反攻也在秋季陷入停滯,最後一次領土收復的重大勝利是在11月份解放了赫爾松(Cherson)及其西部地區。

巴赫姆特在頓巴斯地區具重要戰略地位,因其位於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基夫(Charkiw)和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w-am-Don)之間的E40幹線公路旁。攻下巴赫姆特將為俄軍通往西部城市打開道路—如頓內次克地區重要的工業和行政中心斯洛維揚斯克(Slowjansk)以及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也將使俄羅斯更進一步接近其完全征服頓內次克地區的目標。
未來會如何發展?
迄今為止,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似乎都不願放棄這座幾乎已被摧毀的小城。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已多次表示要堅守巴赫姆特。但軍事分析家對此持批評態度。根據烏克蘭分析家日達諾夫(Oleh Zhdanov)的說法,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撤退到另一個防線。否則,反攻所需的預備兵力會被犧牲。

軍事歷史學家波諾馬連科(Roman Ponomarenk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只是放棄巴赫姆特並撤回軍隊和裝備,不會發生什麼糟糕的事情。但如果他們進行封鎖圍攻,我們將會失去人員和裝備。」
北約總司令部私人辦公室前雇員/德國聯邦國防軍前上校蒂勒(Ralph Thiele)在三月初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烏克蘭在巴赫姆特戰役中勝算較低——烏軍在巴赫姆特被俄軍包圍,且在軍事上處於劣勢。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報導: BBC看蔡英文會晤麥卡錫:台灣的兩位「追求者」關係惡化,這是場危險的「三角戀」 | 更多文章 )
作者: Ines Eis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