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在中國接種疫苗者回台混打被質疑雙標 陳時中說話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見圖)24日表示,基本同意在中國打完疫苗滿4周者回台混打。(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在中國施打疫苗滿4周的台灣人,回台後可接種台灣有的疫苗,引起外界質疑混打標準與一般民眾不同。對此,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基本上同意他們在台灣打第2劑,但還有待專家討論、確認。

隨著國際各品牌疫苗逐漸到貨,為提升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於7月底公告,開放第一至第三類進行AZ混打莫德納疫苗;而近日的專案會議則是研擬開放「莫德納混打BNT疫苗」。

20210922-台北市育成高中22日於校內為學生施打BMT疫苗。(蔡親傑攝)
BNT疫苗日前到貨,由12-18歲學生族群優先施打。(資料照,蔡親傑攝)

針對疫苗混打議題,指揮中心莊人祥23日表示,若民眾只打了1劑中國COVID-19疫苗,回台後可持接種紀錄到地方衛生所登記先前在國外接種的疫苗廠牌,並於間隔4周、28天後,登記接種第2劑疫苗。

24日的防疫記者會中有媒體指出,民眾質疑為何在中國打完疫苗者回台後可混打,但國內打完莫德納後想打BNT卻要等本土試驗。陳時中回應,在中國打完疫苗後回台,要打第2劑會盡量協助,基本上會同意他們在台灣打第2劑、重選疫苗,但仍有待專家確認。 (相關報導: 28億預防性預算買第3劑疫苗挨批炒作 柯文哲酸:也可改成前瞻性預算 更多文章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