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男觀點:北京給予馬英九歷史性的禮遇!

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行程,帶領「大九學堂」台灣學生到湖南大學座談交流,大談中華民國憲法。(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馬英九在七十三歲時開始了自己人生首次的訪陸祭祖行程。在到達首站上海之初,臺灣輿論一度把焦點放在了迎接規格方面,認為大陸給馬英九的接機禮遇有低。綠營更是見獵心喜群起揶揄嘲諷這位國民黨前總統。但是從後續行程的情形來看,綠營似乎「高興」的太早。因為北京不僅沒有「降低」迎接馬英九的禮遇,反而是以空前的「舞臺」來歡迎馬英九的大陸行。

馬英九在首个行程即拜謁南京中山陵時,在諸多媒體(包括大陸中央電視臺)面前高聲喊出被認為在大陸是充滿政治敏感的「前總統」與「中華民國」。

如果大陸對馬英九中山陵的言論有任何不滿和排斥,完全可以在後續的行程中減少馬英九的曝光率,但事實卻是大陸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擴大了馬英九的行程內容。除了與各地最高級別官員會面,參訪高校、企業、歷史場館等活動之外,馬英九還受邀在大陸高收視率的綜藝節目中引吭高歌。在這些行程期間,馬英九更是頻繁的與大陸百姓近距離互動,所到之處掌声欢呼声不绝。在抖音、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的加持下,「馬先生」的輿論熱度快速走高,短短三四天就成為了大咖級的「網紅」。馬英九也沒有「浪費」他的超高流量,繼中山陵的發言之後,又在不同場合多次說出「中華民國總統」「我國憲法」「臺灣總統」「三民主義 五權憲法」「兩岸都是中華民國」。頗有放飛自我的意味。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謁中山陵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馬英九的表現讓臺灣的藍、綠都十分意外。藍營自然欣喜不已,而綠營的批評則變得若虛若疲。

而北京會對此「意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馬英九大陸行茲事體大,最終成行必然是雙方仔細協商的結果,馬強調會「客隨主便」,但大陸也一定是充分尊重「馬先生」的意願,如果任何一方有對方不接受或不滿之處,馬英九的祭祖之旅都不會出現以上的畫面。面對記者提問是否滿意大陸的接待時,馬英九回答「非常滿意,超乎預期」,這說明大陸不但沒有對馬英九的大陸行提出的「特別要求」,反而給予了充分配合。

事實上,從馬英九在中山陵說出「中華民國」的那一刻,就已經清晰闡明了北京的態度,那就是通過訪陸的機會,在大陸的土地上展現出一個客觀真實的馬英九,充分尊重馬英九應有的歷史地位!

馬英九的歷史地位,在於其堅持中華民國憲法,並以此为基礎推動兩岸實踐「九二共識」。正如馬英九所說,堅持「九二共識」讓自己任內的兩岸關係進入了最和平繁榮的階段。今天兩岸關係空前惡化,主要原因就是九二共識已經被當前臺灣執政的民進黨完全抹去,兩岸曾經的共同政治基礎出現空白。

相對於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否定,大陸則始終強調要堅持「九二共識」,這既非是老生常談的口號,更沒有將其束之高閣。不干擾馬英九在大陸的言行並給予高規格接待,這都展現了大陸對堅持「九二共識」的實際貫徹實施,是「九二共識」的再一次實踐,。 (相關報導: 石之瑜觀點:馬英九追求和平,卻把台獨逼向戰爭 更多文章

2023年3月28日,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山陵追思國父孫中山先生。(美聯社)
2023年3月28日,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山陵追思國父孫中山先生。(美聯社)

在大陸看來,真實的馬英九能夠還原一個真實的「九二共識」,尊重馬英九就是尊重九二共識,馬英九在大陸經歷的一切就是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當高喊中華民國、堅持九二共識的馬英九在大陸處處受到官、民的熱烈歡迎的畫面源源不斷的傳到臺灣後,大陸希望臺灣社會可以認知到,和平、尊重、輕鬆、融洽、合作才是九二共識的「原貌」。真正的「九二共識」,不是讓臺灣失去現有的生活方式,而是可以讓兩岸維繫長久和平、實現共同發展的必要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