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菲律賓大選初步投票結果出爐。與此前的民調一致,小費迪南德·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大幅領先主要對手、現任副總統萊尼·羅布雷多(Leni Robredo),料將當選菲律賓總統。
目前已有近98%的選票被清點,64歲的小馬可仕贏得了56%的選票,而羅布雷多的得票率為28%。
小馬可仕常被稱作「邦邦」(Bongbong),他的父親是曾統治菲律賓二十年的獨裁者馬可仕,母親是因奢華無度的生活而聲名狼藉的前第一夫人伊美黛(Imelda)。這讓他的獲勝被視為是1986年推翻其父專制和腐敗統治的民主起義的驚人反轉。
2022年4月,競選造勢活動上的小馬可仕。(美聯社)
小馬可仕預計將很快接替現任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儘管在暴力打擊毒品方面極具爭議,已執政六年的杜特蒂仍在菲律賓擁有廣泛民意基礎,但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只能擔任一屆,不得連任。
作為曾被推翻的掌權家族繼承人,小馬可仕憑借什麼東山再起?在他上台後,這個擁有一億人口的東南亞島國將怎樣處理對美國和中國的關係?
「總統二代」
在馬可仕的大本營北伊羅戈省(llocos Norte),坐落著一座特別的西班牙殖民時代風格的建築——北馬拉坎南宮(Malacañang of the North)。
在首都馬尼拉,馬拉坎南宮本是菲律賓總統官邸的名字,但這座位於伊羅戈省的建築是在1960年代馬可仕統治該國時,由菲律賓旅遊局贈予該家族的。
該建築現在已對公眾開放,成為馬可仕家族的聖地。在小馬可仕童年生活的房間裏,一個華麗的四柱牀旁掛著這位未來領袖的畫像。他頭戴金冠,騎著一匹白色駿馬穿過雲層,而他一手拿著菲律賓國旗,一手拿著聖經。
在父親馬可仕壟斷菲律賓政權的年代,小馬可仕很早便被當成政治新星進行培養。1980年,僅23歲的他就在父母安排下,在家鄉北伊羅戈省擔任副省長,1983年升任省長。
但他的仕途並不平坦。1986年,菲律賓社會反抗馬可仕專制和貪腐的「人民力量革命」爆發,在民眾、反對黨和軍隊的合力參與下,其父馬可仕帶著家族和成千上萬的珠寶和現金逃往美國夏威夷,三年後客死異鄉,他的家族也成為全球腐敗的代名詞。
獨立報告和法庭文件展示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其父馬可仕統治期間存在大規模濫用職權和侵犯人權的行為。據估計,在他宣佈戒嚴期間,軍警逮捕和迫害了數千名異議人士,政治反對派被謀殺。
當起義者衝進總統府時,他們發現了馬可仕家族裝有鍍金裝置的浴缸、15件貂皮大衣、508件高級定制禮服,以及伊美黛的3000多雙名牌鞋。
在流亡後,馬可仕家族捲入了很多財產和人權官司,但1990年,紐約一家法院審理了有關伊美黛和丈夫涉嫌挪用菲律賓巨額國家財產以進行私人投資和購物的欺詐案,伊美黛的明星效應贏得了陪審團的支持,她被無罪釋放,這為馬可仕家族重返菲律賓鋪平了道路。
2022年5月11日,菲律賓大選結束後,工人們正在拆除競選廣告。(美聯社)
1991年,在馬可仕家族被推翻後上台的時任菲律賓總統科拉松·阿基諾(Corazon Aquino)允許馬可仕家族的其他成員回到祖國。在講述伊美黛經歷的紀錄片《國王製造者》(又譯:大權在後,The Kingmaker)中,小馬可仕描述了他回國的困境。「我不能坐經濟艙回家」,他說道。「我總是坐頭等艙。」
東山再起
1986年的檔案畫面顯示,在革命風起雲湧,馬可仕舉家逃亡期間,28歲的小馬可仕身著軍裝,勤勉地站在父親旁邊。但他父親在1972年的一篇日記中透露了他對兒子的擔憂:「邦邦是我們最擔心的。他太懶散了。」
1975年,小馬可仕在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和經濟學位,這被視為通往政治生涯的大門,但他沒有畢業,他否認這一點。菲律賓新聞網站Verafiles的一篇報道披露,在他兩次考試不及格後,菲律賓外交官出面游說校方給小馬可仕頒發了社科專業的特殊文憑。
這一爭議並沒有阻止他回國後試圖東山再起。1990年代,小馬可仕利用家族財富和人脈重新出現在政壇。他先擔任了北伊羅戈省省長,隨後又擔任了眾議員和參議員。
在2016年的菲律賓大選中,小馬可仕出馬角逐副總統,儘管敗選,但他拿下了超過1410萬票,與當選副總統的羅布雷多差距僅26萬票。
在本屆大選中,小馬可仕的競選搭檔是現總統杜特蒂的女兒、43歲的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小馬可仕在去年年底就曾表示,如果在選舉中獲勝,他們將繼承杜特蒂的主要政策。
2016年上台的杜特蒂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他上台後便發動了鐵腕的「毒品戰爭」,數千名毒販和吸毒者在沒有經過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被處決,但他也有眾多的支持者群體。
2022年5月9日,小馬可仕的支持者在競選總部聚集。(美聯社)
儘管杜特蒂從未正式支持小馬可仕,但馬可仕家族與這個出身於達沃(Davao)的政治世家的靠攏並不讓人感到意外。2016年,杜特蒂不顧國內爭議,准許馬可仕的棺槨轉葬至菲律賓英雄墓園。2017年馬可仕百年冥誕時,儘管有民眾抗議,杜特蒂仍發表了盛讚馬可仕的談話。
政治策略師艾倫·德爾曼(Alan German)說,如果用數字來展現杜特蒂家族對小馬可仕的支持對其當選有多大幫助,「將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杜特蒂的機器很強大,他是一位深受愛戴的總統。」
薩拉·杜特蒂的加盟的確給小馬可仕帶來不少人氣。兩人誓言讓菲律賓重新團結,並讓它「再次崛起」。薩拉的主張包括希望18歲的青少年需強制服兵役,而小馬可仕表示,他將延續杜特蒂有爭議的掃毒運動,但暗示他會採取相對柔和的方法。
隨著小馬可仕的勝選,他也將從杜特蒂手中接過現政府遺留的包袱,包括遭新冠疫情衝擊的經濟、更嚴重的貧困和失業、持續的分離主義叛亂以及嚴重的政治分裂。
中國和美國
在外交上,很多分析人士也在緊密關注在中國和美國地緣政治對抗加劇的情況下,菲律賓新政府將如何處理與中美的關係。
而馬可仕家族也與北京淵源頗深。1974年,伊美黛作為總統特使前往中國訪問,受到了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接見。毛澤東拉起她的手罕見地行吻手禮,一度引發轟動。小馬可仕當時陪同伊美黛訪華並與毛澤東合影留念。次年,中國和菲律賓正式建交。
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任內曾就南海主權爭議提起仲裁,2016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裁定中國敗訴,中菲關係下降到冰點。但在同一年,甫一上任的杜特蒂卻改弦更張,擱置南海爭議,與北京積極發展關係。
菲律賓大學迪裏曼分校(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政治學助理教授吳安平(Jan Robert Go)對BBC表示,小馬可仕上台後,很可能會延續杜特蒂政府對華的外交政策,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而非在南海問題上對抗。
「他曾提到將繼續杜特蒂的基礎設施項目『大建特建』(Build, Build, Build),而這其中一些項目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提供的貸款,」吳安平說。
022年5月9日菲律賓大選,小馬克仕、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當選正副總統(AP)
今年1月,小馬可仕表示,如果他當選,他將擱置2016年南海仲裁的裁決,直接與北京方面就長期的主權爭端進行談判,與北京達成雙邊協議是「唯一切實可行的選擇」。
「如果只有一方,仲裁就不再是仲裁了。所以,它對我們沒有用了。」他說道。
杜特蒂任內,馬尼拉卻快速拉大了與華盛頓的距離。從一上任就用髒話斥責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到威脅中止美菲重要的《訪問部隊協議》,兩國關係面臨前所未有的波折。
儘管小馬可仕表示,他將維持菲美同盟關係,但吳安平認為,考慮到小馬可仕在美國有一些懸而未決的案件以及他的家族在人權方面的記錄,這可能會給菲美兩國的關係繼續蒙上陰影。
2011年,美國夏威夷地方法院以沒有遵守1992年人權訴訟判決為由,裁定小馬可仕和母親伊美黛藐視法庭罪成,對他們處以3.53億美元的罰款。法律人士表示,如果小馬可仕成為總統後訪美,將可能觸發法院執行判決的行動。
「屆時,小馬可仕將成為西方的『棄兒』,他可能會向中國尋求支持,」吳安平說。
儘管分析人士認為小馬可仕將不會在外交政策上做出很大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北京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如果新政府採取被視為過度綏靖的政策可能在菲律賓國內引發反彈。
「人們對(南海)爭端的情緒是巨大的。漁民和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被要求離開本國水域的故事足以激發人們的情緒,即政府必須採取行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吳安平補充道。他稱,這是杜特蒂在執政後期也發出過對華強硬聲音的原因。
虛假信息風暴
儘管目前官方尚未宣佈最終結果,但36年前被趕下台的統治家族幾乎肯定將重返最高權力,這一結果對於多年來鍥而不捨地追究馬可仕時代濫權和貪腐責任的人來說,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打擊。
2015年,小馬可仕在擔任參議員時便拒絶為父親獨裁時期的暴力和虐待行為道歉,其家族也沒有歸還他們被控從國庫中竊取的大部分財富。
71歲的傑西·包蒂斯塔(Jesus Bautista)來自首都馬尼拉,是馬可仕家族的堅定支持者。他曾經在一座垃圾山中靠拾荒為生。1983年,他得到一份全職工作,並從該市的交通執法部門領取了養老金。當時,馬可仕夫人伊美黛是馬尼拉市長。包蒂斯塔稱,他欠伊美黛一筆人情,因為是她給了他一份公費工作。
「我從沒有見到過腐敗」,包蒂斯塔笑著說。「那只是道聽途說,我認為他們的敵人玷污了他們的名聲。不是嗎?」
批評人士認為,小馬可仕通過一場精心策劃的社交媒體運動來散佈虛假信息,以粉飾歷史,而馬可仕家族對此予以否認。不過,臉書(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維護馬可仕家族的宣傳帖和匿名賬戶並不是秘密。
這些帖子宣揚觀點雷同,即馬可仕的戒嚴時期實際上是菲律賓的"黃金時期"。但實際情況是,當時的菲律賓經濟瀕臨崩潰,外債高築。
「馬可仕家族把修改歷史作為自己的計劃。通過使用社交媒體傳播虛假信息,馬可仕家族能夠呈現出一種不同的形象——遠遠不同於歷史書和法庭判決中所寫的形象,」吳安平說。
BBC東南亞事務記者黑德(Jonathan Head)報道說,這種現象至少始於十年前,當時有數百個經過虛假剪接的視頻被上傳到YouTube,然後被轉發到臉書的支持者頁面。這些事件讓數百萬菲律賓人相信,馬可仕家族倒台後受到了不公平的誹謗,關於他們貪婪無比的故事也是杜撰的。
此外,菲律賓很多貧困地區的人們普遍相信一種說法,即馬可仕家族確實在海外賬戶中擁有巨額財富或隱藏的金條,但這些財富是為了讓菲律賓人民在該家族重新掌權後受益。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轉移話題,不管那個人是否腐敗,他們都會說他有很多成就,比如我們看到的基礎設施。與他們爭論是毫無意義的,」來自伊羅戈斯的實習律師薩·薩·拉瓦爾(Zsa Zsa Raval)說。她將自己描述為當地不會投票給馬可仕的「極少數」的一部分人。她稱,自己因此受到指責和騷擾。
小馬可仕的崛起也受益於公眾對1986年後歷屆政府都未能顯著改善菲律賓貧窮人口生活質量的民怨。小馬可仕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一名革命者,向這個厭倦了多年兩極分化政治的國家承諾幸福和團結。
儘管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的親民形象,但小馬可仕迴避在嚴肅媒體面前接受質問。他與支持者打交道的另一種方式是舉辦奢華的集會,與會者可以獲得腕帶和T恤等免費贈品。人們沉浸於音樂、喜劇和舞蹈,隨後親馬可仕的政治家們輪番發表簡短而詼諧的致辭,而嚴肅的政策鮮有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