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察菲律賓大選:疫情衝擊、長年投票秩序混亂,今電子投開票狀況如何?

2022年5月9日,菲律賓全國大選登場,使用的是來自台灣的電子投開票系統。(AP)

菲律賓9日舉行全國大選,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與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共7名專家學者,受邀擔任菲律賓選舉委員會特准的國際觀選員,進入菲律賓於台北及高雄的海外投票站進行觀選。

10日在台灣觀選團報告記者會上,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洪耀南指出,觀察當地選情氛圍,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票數領先、篤定當選的一大關鍵在於當地民眾渴望經濟發展。此外選戰期間,錯/假消息非常氾濫,尤其是小馬可仕團隊藉由這些方式來重塑家族形象,洪耀南預期,在他當選之後,當局對戒嚴歷史的詮釋恐怕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1986年,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選舉舞弊掀起抗議浪潮,狼狽下台。他統治期間實施戒嚴令,導致共3萬4000人受到酷刑,3240人被殺,7萬人遭監禁,以及積累數十億美元不義之財、數十億美元未繳稅款,至今從未有一人入獄。然而菲律賓的歷史課本對馬可仕家族戒嚴與貪污的過去著墨不多,歷史的詮釋權就落到了善用社交媒體的小馬可仕競選團隊手上。

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候選人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幼年全家福照片,攝於1969年(AP)
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候選人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幼年全家福照片,攝於1969年(AP)

「事隔36年,很多人都忘記這段歷史了,兒子該怎麼幫父親去詮釋那段歷史呢?」洪耀南舉例指出,「當年很多抗議民眾包圍了總統府,裡面的軍隊與外面的群眾對立,小馬可仕為家族辯駁稱『我被迫擋在門口拿槍,但是我父親說,他一輩子為菲律賓奮鬥,怎麼能拿槍對著菲律賓的人民呢?』」

洪耀南表示,這段民主化、對抗暴政的歷史被詮釋成,馬可仕由於不願意對菲律賓人民開槍而自願選擇流亡,其他還有很多歷史細節的詮釋,也都透過選舉期間傳遞假錯訊息而散布開來。菲律賓民主化以來的歷任總統皆未能解決經濟極度貧困、基礎設施薄弱與根深蒂固的貪腐文化,而小馬可仕極力宣傳其父親的經濟政績,這令許多選民憧憬由小馬可仕帶領。

菲律賓的國情造就了它的選舉制度,為了遏制地方望族長期主宰民選官職的現象,菲律賓在恢復憲法時,要求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總統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政府重要職務。但洪耀南指出,現狀仍是省長以下官職長期世襲,依舊無法擺脫家族政治。

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候選人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AP)
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候選人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AP)

菲律賓電子投開票系統來自台灣

本次公督盟受與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受國際觀選組織「亞洲自由選舉網絡」(Asian Network for Free Elections, ANFREL)邀請,擔任菲律賓大選的國際觀選員。創立於1997年11月的ANFREL,總部設在泰國曼谷,至今已經邁入25年,為亞洲最重要的觀察選舉組織。

洪耀南指出,該組織的觀選活動起源便是1986年菲律賓推翻馬可仕政權的民主化運動,當時民眾發起監督大選投票,從此確立了民主化過程當中,選舉監督必不可少。如今,亞洲各國只要有重要選舉都可以看到ANFREL成員的蹤跡。公督盟多次派員協助ANFREL於亞洲各國的觀選任務,並在2011年正式加入ANFREL,為在台灣唯一的會員團體。 (相關報導: 菲律賓關鍵大選》兩大獨裁者家族強強聯手,小馬可仕、薩拉・杜特蒂當選正副總統 更多文章

根據洪耀南的觀察,菲律賓此次大選投票使用的電子計票機皆來自台灣,這一代投票機器在使用上改善了不少,例如可以列印收執聯,讓選民確認自己在操作機器時,將票投給了哪一位候選人,也方便之後計票核對。

公督盟5月10日召開「2022菲律賓大選觀察 -台灣觀選團報告」記者會。(蔡娪嫣攝)
公督盟5月10日召開「2022菲律賓大選觀察 -台灣觀選團報告」記者會。(蔡娪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