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奧特亞羅瓦」這個國家嗎?「奧特亞羅瓦」在紐西蘭原住民族毛利人的語言中,是「長白雲之鄉」的意思,而「毛利語周」活動14日開跑,毛利黨國會議員參選人瓦伊提提就直言,要在2026年以前把所有城鎮名稱改為毛利語名字,包括紐西蘭也要改稱「奧特亞羅瓦」,總理雅頓領導的工黨表態支持毛利語復興,但副總理彼得斯推文批評,毛利黨只是為了「搏版面」。
2026年前全改用毛利語名字
「只有20%的(毛利)族人會說自己的語言,全國僅3%人口會說官方語言,這令人無法接受」,瓦伊提提(Rawiri Waititi)表示,「我們需要在體制上做更多,保護及推行『奧特亞羅瓦語』(紐西蘭語)」。紐西蘭1987年通過《毛利語言法》,把毛利語列為官方語言,國會有毛利語口譯,郵政系統也接受毛利文拼寫的郵寄地址,但因許多毛利人在家也不說母語,導致使用毛利語人口不斷減少。
The Māori Party is pledging to officially change the country's name from New Zealand to Aotearoa and replace Pākehā place names with their given Māori names.https://t.co/rwdKX7inmt
— RNZ (@radionz) September 14, 2020
毛利黨(Māori Party)是由工黨前國會議員圖里亞(Tariana Turia)於2004年創立,主要關注提倡毛利人權利,創黨至今在國會121席中,所占席次不曾超過5席,2017年大選中更是1席未得。為了推行毛利語,毛利黨目標在2026年以前把所有地方名稱改為毛利語名字,並投入5000萬紐幣成立獨立機關「毛利標準管理機構」,檢視各政府部門的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y)基準。

工黨、綠黨支持毛利語教育
毛利黨還計畫,小學在2026年以前要有25%課程使用毛利語,2030年以前增至30%,且所有國家廣播電台的播報員必須具備基礎毛利語能力。工黨毛利事務發言人馬胡塔(Nanaia Mahuta)強調,工黨推動的「毛利語復興」(Maihi Karauna)策略,目標為2040年以前達到100萬人會說毛利語,「這個(工黨)政府承諾把毛利遺產、傳統文化和語言變成國家認同的一部分」。
紐西蘭目前有讓學校教職員學習的「毛利語學程」(Te Ahu o te Reo Māori),已有約1000人畢業,而政府2020年通過1億840萬紐幣預算,計畫未來4年在全國擴大此學程。工黨副黨魁戴維斯(Kelvin Davis)稱:「這能強化40000名教育者的能力和信心,成功融入毛利語教學中。」綠黨也呼應毛利黨訴求,認為高中以下必須學習毛利語。
This is plain headline hunting without any regard to the cost to this country.It will make ou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brand extraordinarily confusing when exports will be critical to our economic survival. https://t.co/BAVeOp6N9n
— Winston Peters (@winstonpeters) September 14, 2020
副總理批「搏版面」 雅頓未正面回應
綠黨共同黨魁戴維森(Marama Davidson)直言,若工黨政府重視毛利語教育,就必須在2025年以前把毛利語列為學校核心課程,並稱希望2030年以前達到毛利語教育普及化的目標。她亦稱,希望工黨政府把毛利新年(Matariki)訂為國定假日。不過身為副總理的紐西蘭優先黨(NZ First)黨魁彼得斯直批,毛利黨的主張是在「搏版面」。 (相關報導: 「台灣原住民族與毛利人無法分割的連結」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在台歡慶毛利新年 | 更多文章 )
「這是在搏版面,對國家損失毫無意義」,彼得斯14日推文寫道,「當出口貿易攸關國家經濟生存之際,這只會讓我們的國際市場品牌變得非常混淆不清」。紐西蘭行動黨(ACT)黨魁西摩爾(David Seymour)也持反對意見,強調先解決經濟危機,再來討論改用毛利語名稱。雅頓(Jacinda Ardern)未正面回應,僅稱「聽到紐西蘭和奧特亞羅瓦交替使用的次數增加,這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