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黨內民主,初選制度健全的民進黨,面對2024大選有極強烈不能輸的壓力,賴清德主席推出「大局條款」,一反常態採現任立委優先提名,限制、道德勸說,現任縣市議員不參與立委初選,民進黨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計畫將於5月中旬,完成73席區域立委提名作業,儘早確定候選人,讓各候選人能提前佈局、提高勝率。
為提高立委提名作業流程時效,民進黨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針對區域立委提名分工協調區域,將全國區域立委提名分為六大區塊作業:
1、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協調人為陳其邁、許立明、王定宇、潘孟安。
2、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協調人為陳茂松、蔡易餘、劉維鈞。
3、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協調人為林佳龍、羅致政、林益邦、劉維鈞。
4、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協調人為鄭文燦、柯建銘、潘孟安。
5、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協調人為林佳龍、段宜康、羅致政、吳秉叡。
6、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協調人為陳茂松、段宜康、許立明。
從民進黨區域立委提名分工協調名單中不難看出端倪,除地域特質熟悉度有利協調外,就是黨內派系整合與分配,在2024大選有著不能輸的極大壓力,全黨確定2024大選方針後,黨內一切雜音放在檯面下作業,絕不可外流以免影響賴清德聲望及民調。
反觀國民黨在選策會之亂,嚴重挫敗侯友宜民調後,才決定總統候選人採徵召方式,而73席區域立委提名下放至各縣市黨部作業,採三階段提名,第一階段無爭議選區4月初完成提名,第二階段是針對黨內競爭選區,將展開協調作業,如果協調不成,將進入第三階段,由初選決定。
國民黨立委提名作業辦法,與民進黨對照嚴重缺乏全局視角,將立委提名權責交由縣市黨部,也將嚴重陷入地方派系把持,國民黨直轄市、縣市黨部主委與民進黨直轄市、縣市黨部主委產生辦法截然不同,民進黨直轄市、縣市黨部主委二年一任,由該直轄市、縣市黨員直接票選產生,具備地方實力,該直轄市、縣市民進黨從政黨員上至直轄市長、縣市長、立委,下至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絕對給予實質尊重。
而國民黨直轄市、縣市黨部主委由中央黨部派任,任期不定,在地方上沒有絕對發言權,筆者還聽過卸任市黨部主委說過,有時主委號令根本出不了自己的辦公室,市黨部的重要決策,主委有時要蓋章發公文時才知道。國民黨各縣市黨部主委多數都是「流水官」,公職人員由各縣市黨部提名,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以下還出不了大紕漏,最多就是不作為,「讓老人下不去;新人上不來」,2022年大選朱立倫主席成立選策會搶力主導縣市長提名,就是如此。 (相關報導: 侯友宜納國民黨提名委員會 綠砲轟「政治渣男」:為選總統什麼都接受 | 更多文章 )
今年朱主席本想再次由選策會主導區域立委提名作業,卻招來黨內圍剿與撻伐,朱主席嚴重忽略2022大選,國民黨多數直轄市、縣市長均為連任選舉沒有爭議,其他縣市長候選人在初期也協調成功或眾望所歸,國民黨2022選策會搶力主導提名只有一席桃園市長張善政,雖然地方本有雜音及不服,但張善政在學經歷確實比呂玉玲更勝一籌,更有贏得勝選的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