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真的有功能!NFT 創新項目 PlateForm 拓展新世代餐飲模式

PlateForm by Unname Token NFT圖像設計運用有機的線條與神秘優雅的黑色,傳遞每一種個體的低調與奪目,無限的想像與可能性(圖/Unname Token提供)

當去中心化世界開始變調,Unname Token呼籲:「回歸創新本身——我們的數位藝術強調人與現實世界的互動與連結,讓NFT更貼近生活、更踏實。」

多數人不知道,NFT近期隨著更完整的「賦能」,已步上更豐富的應用軌道。近期就有由Unname Token社區孵化的全球首家原生NFT的實體連鎖餐飲品牌PlateForm,參與產業創新與助力品牌的事業發展。他們以群策群力的平台為願景,將食材比擬人才,通過餐飲空間匯聚各方人才與智慧,端出一盤又一盤的好料理,以Fine Dining的精神與社交本質做生活體驗的創新。PlateForm平台一詞,Plate是餐盤也是料理,而Form是形式也是形成,創新與空間應用,更是PlateForm所著重的,猶如中世紀後的巴黎文藝沙龍與德國公共空間的典範再造。

 

追蹤1%Style,看更多優質內容》

PlateForm by Unname Token NFT總共發行2222張,擁有NFT的會員可以參與餐飲品牌的營收分潤、品牌共創、使用$RICE代幣兌換餐券、獨家饗宴等四種類型的權益與福利。設計運用有機的線條與神秘優雅的黑色,傳遞每一種個體的低調與奪目,無限的想像與可能性,有機與野性的象徵,不會拘泥於任何規律的束縛。憑證的圖形靈感來自台灣在地的20種食材,象徵傳統與創新的跨界交織,猶如我們各自獨立平凡,卻又可以精彩地跨界交融。

PlateForm項目團隊也表示未來將有機會串聯台灣優質養生農產品,將食材憑證的部分收益回饋在地小農,比如金鑽鳳梨NFT對應鳳梨農,與在地鄉親緊密連結,傳遞團隊共創與跨界連結的去中心精神。

Unname Token社區孵化出全球首家原生NFT的實體連鎖餐飲品牌PlateForm(圖/Unname Token提供)
Unname Token社區孵化出全球首家原生NFT的實體連鎖餐飲品牌PlateForm(圖/Unname Token提供)
PlateForm NFT以台灣本土特色食材為理念來設計,以上NFT圖像分別為金鑽鳳梨、香菜、黑松露.、黑蒜、爆米香、釋迦(圖/Unname Token提供).jpg
PlateForm NFT以台灣本土特色食材為理念來設計,以上NFT圖像分別為金鑽鳳梨、香菜、釋迦、黑蒜、爆米香、黑松露(圖/Unname Token提供)

PlateForm除了科技與商業創新,也提出了眾多NFT項目避而不談的「分潤議題」法規以及「全新商業模式」的直球對決!不僅將投資門檻降到幣圈外的人都能進入,提出「共創與分潤餐廳營收」,為了讓台灣走向世界貢獻的國際典範與意義,更請來在台灣虛擬通貨反洗錢協會擔任理事的建權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所長Max,與PlateForm團隊嚴格擬定一種:「適合任何新手或老手的共創與分潤模式」。

PlateForm項目團隊誕生於台灣,是一個擁有豐富的餐飲、設計、時尚、技術背景的團隊,致力於打造一個NFT餐飲產業結合的生態。PlateForm by Unname Token的創辦人Alvin與澳洲藍帶主廚Mikey表示:「透過持有NFT以外能享受的終生分潤與不定期獎勵,更能天天自動生成PlateForm 的$RICE虛擬代幣,狠虐傳統斷崖一次性餐券,與其他單薄的NFT項目做區隔。優點除了其品牌的餐券、酒水券,甚至會聯盟其他餐飲品牌夥伴,以及各產業品牌。」

PlateForm項目團隊誕生於台灣,擁有餐飲、設計、時尚、技術等不同領域的背景,致力打造一個NFT餐飲產業結合的生態(圖/Unname Token提供)
PlateForm項目團隊誕生於台灣,擁有餐飲、設計、時尚、技術等不同領域的背景,致力打造一個NFT餐飲產業結合的生態(圖/Unname Token提供)

PlateForm也說一言蔽之:「買一張NFT=微型創業」,這歸功於團隊縝密的共創理念與分潤設計,此外,他們也正積極洽談各項品牌合作與資源整合,譬如線下餐廳折扣、優先預約權、特殊隱藏菜單等;並且除了大台北地區,未來也計劃擴及全台灣與世界,和其他夥伴如景觀餐廳眺高,也預計在台中、彰化、高雄……等有合作計畫。令人興奮的是,這僅是福利中的冰山一角,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發展,項目方越能為消費者爭取更多的跨界整合的福利。簡單來說,它有近乎儲蓄險的穩定度,但積極參與共創又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報酬,以市場中NFT交易的歷史紀錄來看,倍數增長也不在話下。更令人感到踏實與安心的是,未來PlateForm將有實體店與各產業品牌戰略夥伴作為支撐。項目創辦人Alvin也表示:「這只是起點,我們將為台灣以及消費者,拋出一個個具有品質與共創精神的生活服務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