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文在寅在訪北京之前夕(12月12日)接受中國央視特派記者陳言喬專訪時,對於第3度見習近平身段放得非常軟,還特別引用了中國的名言,「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老朋友」來期待這次的「文習會」,當然他還是再度重申,不會把「薩德」使用在防禦北韓核武和飛彈以外的地方,不會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
央視的專訪中截取了文在寅談老朋友的說法,對於「薩德」這部分並沒有播出,事實上「文習會」最核心的基礎還是「薩德」,雙方談判自然是以這個為基礎,接著才有後面相關的條件取捨。首爾先把自己的底線先說明,以期取得在北京時更大的利益-中韓關係破冰。

「文習會」談下來的結果,可以說是破了一大半的冰,後續發展還待觀察。此次雙方雖未發表聯合聲明,對話期間一度還發生了隨行韓國記者遭中方警衛圍毆事件,引發韓方強烈抗議的插曲。不過,中韓卻簽署了經貿、綠色生態產業、環境、衛生等領域的雙邊合作檔,宣布中韓正就自貿協定第二輪談判進行積極準備。顯示出北京對於文在寅是否能確遵「三不」立場(即不追加「薩德」部署,不加入美國的反導體系,不搞韓美日軍事同盟)雖疑慮,但沒有特別要「嚴防」的必要了!
12月16日是南韓總統文在寅訪中行最後一天,除參觀了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外,並出席中韓產業合作論壇,就推進南韓的「新北方」及「新南方」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接,提出四大合作方案。四大案分別是加強兩國及區域內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合作,實現亞歐大陸的陸海空交通與運輸暢通;加強能源領域合作,推動IT技術發展,以及推動兩國企業開拓第三國市場,加強區域內貿易投資合作。此外,南韓將加強與重慶等地方政府的實質性合作,積極支持南韓各級地方政府與中方建立合作關係。
文在寅特別提到「文習會」已商定啟動中韓自貿協定(FTA)服務投資後續談判,期待早日達成協議,以推動中韓經濟進一步開放,開創互利共贏成果。這應該是文在寅此行最大的收穫。
我們注意到新加坡的李顯龍總理在今年9月中旬訪美之前突然訪北京,和習李會談改善了中新之間一年來的緊張關係,接著李顯龍隨即被安排訪問重慶。他在10月23-26日訪美前(10月20日)接受美國CNBC記者Christine Tan專訪,在談到重慶這一塊時,表示中新之間的合作除了「蘇州工業園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第3個政府間的合作項目則落戶重慶(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這是新中兩國接下來合作的焦點,由兩位副總理主導監督,也將是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BC)會議中的重要議程專案。新中政府在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合作。貿易方面,新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的談判也正在進行中。」 (相關報導: 文在寅訪中破冰》中國公安毆打南韓記者?中國撇清:維安人員是南韓自行安排 | 更多文章 )
新加坡模式再度出現在南韓身上,這有什麼特別意義呢?李顯龍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說明:「其實,重慶專案本身就涉及「一帶一路」。重慶位於中國西部,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端,鐵路由重慶一直延伸到中亞,再到西歐。我們目前積極展開的「南向物流通道」計畫,與「一帶一路」緊密連接,始於重慶,一路延伸到廣西北部灣,從而為中國西部出口到海上絲綢之路和世界各地,提供更快、更經濟的聯通。目前,你必須途經長江到上海、再到歐洲。「南向通道」完成後,你可以在廣西搭船,直達新加坡,再由新加坡港口快速和經濟地通往世界各地。因此,新中兩國在重慶的合作專案,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