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最近發起的針對資本、平台科技企業、教培行業和演藝圈的系列行動,震撼了中國社會,也在輿論層面引起廣泛爭議,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一位不知名作者的所謂「深刻革命」的自媒體文章被官方網媒轉載,進一步助長了資本的恐懼情緒和人們的認知混亂。
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這是習近平在借用現代技術手段,通過打壓資本,要在中國發動一場無所不至、綿密控制的新文革。該說法得到許多人尤其海外反共反習群體的認同。在他們看來,新文革的標識就是該網文,它吹響了新文革的號角,他們把該文作者比作姚文元,後者是被中共打倒的「四人幫」的一員,寫了批判前北京市副市長、歷史學家吳晗《海瑞罷官》的文章,掀起了中國文革的序幕。而「深刻革命」一文也用文革式的語言,批判了「為富不仁」的資本家、「娘炮」文化的演藝界、配合美國要在中國策化顏色革命的「第五縱隊」等。
習近平不會搞新文革
「新」文革的說法並非第一次。習近平上台後,由於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向左回歸,推行黨的全面控制以及在實際經濟政策中重視國企抑制民企的做法,中國的自由派和海外反共群體常常將習的統治描述為新文革或二次文革。中國社會確實存在再來一次文革的土壤。傳統的「均貧富」觀念和現實的貧富差距兩極化,時時牽引著大眾再來一次「打土豪分田地」的幻覺,而中共也恰恰是經由「打土豪分田地」奪取江山的。毛左一派就經常敦促習近平發起第二場文革。習日前提出要在中國搞「共富」的主張,雖然承接的是鄧小平的想法,但也確實感受到民間越來越大削平兩級分化的壓力。
然而,認為習近平正在搞新文革或者將來會搞新文革的看法,可能更多是一種情緒性的認識。有鑑於習本人及其家族是文革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掌握著無可匹敵的權力,保持社會的穩定是他統治的前提,很難想象他要用一種文革的方式去破壞社會的秩序。
文革的標配有四點,一是最高當局存在兩條路線的鬥爭,至少最高領導人認為存在兩條路線鬥爭;二是由最高領導人發動的大規模群眾政治運動;三是群眾造領導的反,也即運動的目標指向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四是鮮明的意識形態的壓迫性。除非人們把習近平所做的一切都冠之以「新文革」的標籤,否則,用這個標配來衡量習近平的當前做法,除了第四點外,有多少文革的因子在內?
故與其說習近平對科技和教培行業的資本整頓,以及打擊演藝行業的飯圈現象等,是在搞新文革,不如說他是要在中國打造一個「乾淨社會」,更能准確概括他發起這系列行動的真實目的。 (相關報導: 趙春山觀點:拜登習近平通話─「柳暗花明又一村」? | 更多文章 )
或許在習看來,權力是不乾淨的,黨政官員的腐敗和官老爺作風敗壞了社會,疏離了群眾;思想和輿論領域是不乾淨的,還相當程度地控制在自由派手中,他們用各種方式鼓吹西方的自由民主;教培行業是不乾淨的,無序競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搞亂了教學秩序,影響了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實現,不利於培養一代新人;演藝圈是不乾淨的,演藝明星不把功夫放在演戲上,塑造符合社會主義理想的好角色,為社會傳遞正能量,而是追逐流量和吸金,用低級下流取悅觀眾,用娘炮文化污染青少年,讓中國的下一代在這個偉大時代喪失鬥志;資本更是不乾淨,權錢交易,官商勾結、腐蝕官員,把手伸進各行業,企圖支配整個社會,上面提到的教培行業和演藝界,如今都被資本控制,所以才亂象頻出,尤其其中的大資本,利用平台和數據優勢,壟斷某些產業,阻礙競爭,不利生產力的發展,並利用這種壟斷地位,藐視當局的監管,挑戰中共領導權,想把中國變成資本實際控制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