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生沒有那麼不順!老鳥教你4個逆境生存法,再大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職場其實沒有這麼不順、困難,過來人提出4個方法,讓你逆境活成順境。(示意圖/取自pixabay)

四個方法創造職場和人生的順境:切割任務、先淡定再轉念、正面思考、主動爭取資源。

Rosy :「唉! 這個專案真是太難了,我好擔心啊!」看到她唉聲嘆氣的樣子,我忍不住問:「為什麼要擔心呢? 我們得到了這個大案子,明明是件好事呀!」

Rosy :「是啦! 但這個案子規模真的很大,我很擔心沒辦法如期執行,也很擔心無法滿足客戶的期望。」

你是否覺得以上的場景似曾相識?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碰到一種狀況:面對需要投注大規模人力和資源的任務、充滿挑戰但能學到很多的機會、從沒共事過的新團隊…,明明是充滿希望和可能性的好事,內心卻都是「這感覺很難,我們能搞定嗎?」、「萬一做不好怎麼辦?」、「怎麼又是我!」等負能量。

面對好事,卻無法用100%的正面心情擁抱它,未免太可惜! 其實,面對不確定性時,產生恐懼、擔心等心情,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危險的情緒本能。關鍵在於要怎麼透過不同的方法刻意練習,把擔心和恐懼轉化成自我激勵的正能量。以下分享幾個實用方法:

1、切割任務

在專案管理的世界裡,有一種「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的概念。意思是,在面對複雜的情境或專案時,不妨先退一步,冷靜剖析事情的全貌。在瞭解問題架構後,就可以把一項大規模專案,依照負責的部門或對象、工作的屬性、時間的緩急或先後的因果,切割成無數的小專案。

每次在跟同事分享這個方法時,如果對方一臉狐疑,我總會以兒子吃便當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某天晚上,兒子坐在餐桌前一臉憂鬱地盯著雞腿便當,告訴我:「這個便當好大,我一定吃不完啦!」

便當中有三塊雞肉、高麗菜、玉米、滷蛋和白飯,按照兒子平日的「實力」,應該吃得完。於是我開始下指導棋:「你一口都沒吃,就說自己一定吃不完很沒誠意耶! 不然先把最喜歡的玉米吃光好嗎?」

他馬上點頭答應,清空玉米後,主動問:「接下來要吃什麼呢?」

我:「高麗菜可以嗎?」

兒子:「好哦!」

他分著幾口吃完高麗菜,接著又自動吃完了滷蛋和白飯,然後有點得意地讓我看看空了不少的便當,只剩下一支棒棒腿和兩塊雞胸肉。

我說:「太棒了! 還剩下一點點肉就能把便當吃完了。」

兒子又哭喪著臉:「雞肉太大塊了啦! 我吃不完。」

我說:「仔細看看這三塊雞肉真的很大嗎? 裡面全部都是肉嗎?」

我接著用刀叉把雞腿、雞胸肉和骨頭分離,一邊說:「看吧! 剔除骨頭,其實肉很少,對吧?」

兒子:「真的耶!」

他二話不說地吃完了僅剩的一點肉,然後大聲宣布:「我吃完了!」

每當我說完這個故事,對方總能秒懂「切割任務」的意涵和好處:看清楚結構、把一件事劃分成不同的小項目,不管面對看起來多難的事,都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做滿。 (相關報導: 為何中年失業後這麼難找工作?內行人道出4個背後真相,想做到65歲退休恐越來越困難 更多文章

2、先淡定再轉念

「淡定」這兩個字,正是每一位待辦事項很滿的專業人士,必備的功力。公關公司忙碌又經常有「意外」發生的刺激步調,是我熱愛的生活方式,但也經常有瀕臨崩潰的邊緣。例如,進行了好一陣子的提案,忽然需要在一天內提交無比複雜的財務數字、客戶臨時需要發布重要的新聞、回到家進行視訊會議,孩子在旁邊接連摔破兩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