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哲案僅僅威脅台灣人嗎?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政權未能統治全球,是因為前面一直有人在抗爭,你才有了退縮的余地;而不是因為你一直在退縮,才有了苟且偷生的機會。
(德國之聲中文網)李明哲被中國大陸判刑入獄,我相信很多台灣人心有余悸:以大陸公安無所不用其極的能力,不僅沒有給他戴上"嫖娼"、"經濟詐騙"或"非法經營"的帽子,而且挖掘出來的罪證僅僅是在社交媒體發表言論,以及在大陸期間參與討論活動,批評中共專制政權。就這樣,他犯下了"顛覆國家政權罪"。
李明哲所犯"罪行",不過是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再正常不過的言行之一。我可以列出一個很長的名單,名單上的台灣人不僅通過社交媒體,甚至出版文章和書籍,不僅參與網友聚會,甚至在學術活動和更大的平台,批評中共專制政權。李明哲該囚5年的話,有些影響力更大的人簡直該五馬分屍了。
我知道有些人在細研案情,想找出"李明哲做了什麼我沒有做的事",好像那才是他更倒黴的理由。如上所述,李明哲也可以找出一大堆"他們做了什麼我沒有做的事",而且同樣可以猜想他們的"罪行"更加嚴重。
還有一些人作出決定:再也不去中國大陸了。這樣的確會安全很多。不過他們似乎忘了:香港出版人李波也曾經作出同樣的決定:呆在香港,不去大陸。沒過多久,他在香港銅鑼灣書店的倉庫被大陸人綁架。接下來的回應是:"台灣畢竟不是香港!"需要提醒的是,同樣的話香港人也說過無數次:"香港畢竟不是大陸!"
香港的硬盤就不會壞嗎?
這種風險排除邏輯並非港台獨有。我在廣州南方報業工作時,曾經被國保"喝茶"。國保威脅說:"你應該慶幸生活在廣州,只有在這裡我們才對你這麼客氣。"意思假如在北京上海,早就刑罰侍候了。從八十年代開始的二三十年間,這樣的想法很普遍: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畢竟不同於北方。因此,廣州才有《南方周末》等大膽敢言的媒體。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廣州媒體的遭遇和北京上海並沒有什麼兩樣。我和家人也很快被警察找上門來。
廣州媒體開放的年代,"嶺南文化"是一個解釋。不過香港人很快作出區分:我們和廣州的粵語都不一樣,香港畢竟不是廣州!這樣的區分並不能保護他們。2013年10月,計劃出版余傑作品《中國教父習近平》的香港晨鐘書局出版人姚文田在深圳被捕,兩年後被以"走私罪"判刑10年。2014年5月,香港政論刊物《新維月刊》、《臉譜》創辦人王健民與雜志編輯咼中校,先後在深圳家中被公安帶走,隨後獲刑五年三個月及兩年三個月。
於是香港人想,如果你要批評中共政權,那就不要去大陸。銅鑼灣書店案之後,又有人想,那就不要批評中共政權了,老老實實在香港"打好一份工"總可以吧。北京的回答是:不可以!不僅有馬雲這樣的"愛黨企業家"購買了《南華早報》,要求編輯記者學習"看見了也不說"的"東方智慧",而且"六四"從學校教科書上刪去了,"領導干部"還要學習"十九大精神","統一思想"才能過關。 (相關報導: 誰是李明哲?一個據說在中國犯下「顛覆國家政權罪」的NGO工作者 | 更多文章 )
倒退十年,這些事都難以想象。同樣,今天的人們也難以想象:十年之後,香港會出現幼兒園虐童之後,投訴的家長被抓了,監控設備的硬盤壞了嗎?與此同時,"低端人口"被清理,"高端人口"被紀委談話,你會覺得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