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綠能「新石油」,其實台灣也有!電動車、綠能需求推升,2030年前銅價可能先暴漲?

電動車與風力發電、太陽光電等終端需求大增,帶動銅使用量(圖/風傳媒攝影)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世界各國大力投資綠能。根據彭博的圖表,2020年代全球每年必須投資2兆美元,2030年後每年必須投資4兆美元以上,才有機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顯示綠能發展的急迫性,背後有著龐大的市場潛力。

化石燃料時代的戰略資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在綠能時代,關鍵原物料大不相同。《經濟學人》將銅、鋰、鈷、鎳、銀、鋁、鋅列為綠色金屬(green metals),其中銅被廣泛應用於製造電線電纜與馬達,是電網與電動車的關鍵原料,更被高盛比喻為「新石油」(new oil)。

2030年,綠能用銅數量將增加3倍

銅向來是工業的重要原料,廣泛用於建築、交通、能源傳輸、工業製造等領域。銅最受青睞的優點是高導電性,在所有金屬中排行第二、僅次於銀,成本卻比銀低得多,因此是電線、電纜的主要材料;隨著太陽光電、風機廣為布建與大量電動車上路,電纜、電池需求水漲船高,連帶拉升銅的需求。

環保署引述國際銅業協會(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的調查中指出,每輛燃油車平均使用銅23公斤,純電動轎車則是83公斤,是燃油車的3.6倍;而純電巴士的銅用量更高達224到369公斤,也就是說,銅用量隨著電池大小擴增。另外,充電樁線路也需要大量銅線。

而在電廠中,太陽光電廠與風力發電站需要的銅線,數量也是化石燃料電廠的5倍。美國全球投資公司(US Global Investors)執行長暨投資長Frank Holmes指出,每設置1 MW(百萬瓦)容量的風機需要3.6公噸的銅;根據高盛研究,風機的銅需求量將佔所有綠能需求2成%,而且離岸風機需要的銅是陸域風機兩倍,再考慮儲能設備發展,銅的需求量顯然將不斷攀升,2030年用於綠電的銅,數量將是2021年的4倍。

銅需求量(圖/高盛)
高盛預估,2030綠能銅需求量將是2021年的4倍。(圖/高盛)

在化石燃料時代,中東、非洲許多國家因為擁有石油、天然氣而致富,那麼哪些國家有機會因為這個「新石油」礦產而致富?

銅礦主要在美洲大陸,智利、祕魯產量佔全球40%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2020年年全球銅礦產量為2,000萬噸,銅礦廣泛分布於全球,一半以上的國家擁有銅,連台灣也曾開採。但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的銅礦非常集中,,全球前十大產銅國更吃下銅礦業80%的利潤。 (相關報導: 第3波穩定物價措施啟動!行政院:民用天然氣、桶裝瓦斯6月底前凍漲 更多文章

銅礦以多種形式存在於地殼,但黃銅礦(chalcopyrite)最具經濟價值。若從地質類型區分,銅存在於斑岩(porphyry)與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s)兩種環境。斑岩是火成岩,岩漿入侵地表冷卻後將銅遺留在地殼,這是最主要的銅礦類型,全球有三分之二的銅來自於此。斑岩銅礦脈主要分布於洛磯山脈與安地斯山脈以西,但中國、台灣、菲律賓、印尼、澳洲也有礦藏。沉積岩佔全球銅礦資源約25%,除了南北美洲之外,非洲南部的銅帶(copper belt)、東歐、俄羅斯也有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