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高雄廠六月動工,這將吸引更多高科技大廠進駐北高雄S廊道產業聚落,高科技產業用水量大,也重視循環經濟,為此,高雄市政府超前部署建置再生水廠,號召台灣優質業者加入再生水供應行列,讓污水變成黃金水,更讓高雄成為台灣再生水典範城市。「我們國家是旱澇同時存在,不是缺水,就是雨太多,穩定高科技所需使用的再生水,已是國家重大政策。」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高雄一日工業用水約三十萬噸、民生用水為一五〇萬噸,「污水經污水處理廠後原先應該要排掉,但運用逆滲透、薄膜等工法,可讓這些放流水再生,做更好的利用。」事實上,高雄現在已有鳳山、臨海兩座再生水廠,每日產製七‧八萬噸再生水,未來,高雄若再加入橋頭、楠梓再生水廠及臨海廠擴廠,每日再生水總產量將超過二〇萬噸,居全國之冠。
客製化是高雄市再生水產業的優勢
林欽榮表示,高雄再生水廠可以配合用水人需求,客製高品質再生水,「以目前營運的鳳山溪廠、臨海再生水廠為例,因應中油、中鋼、中石化需求,水質管制項目為八項,未來,橋頭再生水場將因應台積電客製再生水,水質管制增加至二十二項。」提供產業更乾淨的水資源來做使用。再生水廠會是高雄產業轉型的重要基礎,也因此,高雄積極招商。目前,橋頭再生水廠興建案已獲營建署納入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推動計畫補助,將採BTO(興建移轉營運)方式辦理,營建署核定補助興建總經費為四十三‧二六億元,其中,九十二%由營建署補助、八%由市政府自籌。林欽榮也表示,這次的招商,希望能在年底簽約,「合約期間總共是十八年,三年的興建期之外,也有十五年的營運期間,廠商報酬率預估十%。 (相關報導: 高雄獅子會餐聚「脫罩唱歌、逐桌敬酒」釀25人染疫 衛生局將開罰 | 更多文章 )
橋頭再生水廠BTO案 一一五年正式供水
橋頭再生水廠興建移轉營運案預計五月正式上網公告招商,於一一五年正式供水,預定每日供應三萬噸再生水給台積電使用,整體計畫內容包括再生水廠、污水處理廠擴建、輸水管線及取水管線興建,營運特許年限十八年。回顧二十年前,台灣因應產業發展設立了污水處理廠,讓環境更乾淨,而二十年後的現在,污水處理廠也要升級成為再生水廠,不單單是把污水處理乾淨,更要讓水資源能夠重複再利用,高雄市政府也期待能與民間業者攜手合作供應再生水,落實水循環經濟,為高雄產業發展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