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旅行筆記(二):在英國、葡萄牙、印度,外國旅客意味著什麼?

(pixababy)

「走入氣溫31度的孟買夜晚。我只是14億人口中混入的一顆砂粒,非常渺小。」


凌晨子時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轉機,除了口罩,絡繹不絕的旅客往來,幾乎嗅不到疫情痕跡。「我們正在歐亞非病毒交會之處。」友人說。而東亞面孔的我們,是機場的稀有動物。

英國是否真佛系防疫?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英國。

當時的英國每日確診數落在35,000人至50,000人之間;完整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為69%,至少75%的居民接種一劑疫苗。

當時的英國仍區分旅客來自高風險與低風險國家,而有不同的防疫規定。屬於低風險國家的台灣,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毋須PCR陰性證明即可進入英國,也不需隔離;出發前48小時,旅客必須上網填寫追蹤表,並向英國衛生部NHS購買要價88英鎊(約3,300台幣)的PCR測試套組,由政府寄送到旅客所登記的英國地址。

旅客需於抵達後第二天自行採檢,在篩檢網站上登錄個人資料,並將檢體投遞有標記NHS的郵筒,兩天內檢疫機構會以電子郵件通知結果。

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向衛生部購買快篩試劑,自行採檢後將檢體寄回篩檢機構,不能自行檢驗。(翁婉瑩提供)
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向衛生部購買PCR測試套組,自行採檢後將檢體寄回篩檢機構,不能自行檢驗。(翁婉瑩提供)

複雜的流程呈現出,疫情爆發之初就喊出「群體免疫」的英國,在落實防疫措施時,並未如台灣媒體所形容的「佛系」。與其說佛系防疫,不如說,是在疫苗接種率未達7成,民眾自發性戴口罩並不踴躍,國內仍有反疫苗聲浪的狀態下,英國政府在可控範圍內從事防疫工作。

當我與友人落地格拉斯哥,我們的Airbnb房東一派輕鬆地來接機。

「他不覺得我們剛下飛機,可能帶著病毒,很危險嗎?」我們以台灣人慣性的警戒模式,低聲討論著。

友人在台灣便報名了當地的路跑社團活動,曾經很擔心自己不被邀請參加路跑後的午餐聚會。「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剛下飛機有病毒?」友人叮囑我:「如果我沒跟他們一起吃午餐的話,中午後我就會回來。」

結果,做完採檢後,友人帶著可能被排擠的焦慮出門,直到天黑他才回到住處。

參加路跑、和眾人共享了啤酒與漢堡後,友人說:「英國人根本覺得,台灣人還願意來這麼糟糕的國家!你應該先擔心自己會不會在英國染疫吧?」

恢復正常之首葡萄牙

停留格拉斯哥一週後,我們轉往葡萄牙里斯本。堪稱歐洲防疫模範生的葡萄牙,因疫苗的高施打率,與自律的公民防疫觀念,葡萄牙一掃過去負債累累的「歐豬五國」陋名。2021下半年,葡萄牙已成為歐美遊客聚集的觀光勝地。

「七丘之城」里斯本的最高點聖若熱城堡,眺望市區與特茹河。(翁婉瑩提供)
「七丘之城」里斯本的最高點聖若熱城堡,眺望市區與特茹河。(翁婉瑩提供)

至今葡萄牙仍對全世界開放邊境,持台灣護照可進入觀光,而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無須檢附PCR陰性證明,入境也不需再檢測與隔離,僅需線上填寫旅客追蹤表。

葡萄牙在2021年1月,曾經歷Delta病毒肆虐,單日最高確診數來到16,000多人,這對人口僅1,000餘萬人,當時只有2%人口接種第一劑疫苗的葡萄牙,無疑是極大的壓力。

葡萄牙政府積極催打疫苗,曾經歷獨裁統治的社會,對於疫苗施打、戴口罩、限制商店營業等防疫措施,普遍接受而幾乎沒有反彈聲浪。 (相關報導: 疫情旅行筆記(一):穿越4個國家,我回到路上 更多文章

因此,10月底我入境葡萄牙時,該國的完整疫苗接種率高達86%,88%的民眾至少接種一劑疫苗,9個月內葡萄牙交出優異的防疫成果。室內與大眾運輸工具強制配戴口罩,半戶外的活動不強制配戴,但須檢查疫苗接種證明。而葡萄牙民眾自發性地在戶外戴口罩防疫,隨處可見的篩檢處與疫苗接種站,迥異於歐洲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