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是地方選舉,士林北投議員原本應選13席,但本屆因人口減少將減少一席,不過,該選區的地方特色,也成為兵家競爭之地。有一士北地方要角指出,為什麼經常本選區會被號稱是一級戰區,各大黨的「初選拚、大選更拼」,否則要面臨小黨夾殺,這也是全台北同時有藍綠兩黨之外,也有不少藍綠兩黨空間的選區,尤其是下屆選舉又加入民眾黨的民眾黨發言人陳思宇、台北市政府前副發言人黃瀞瑩投入,時代力量也推國際部前主任劉仕傑加入戰局,戰況更為激烈。
前述人士分析,雖然減少一席,但是因為本區的席次多,容易形成各政黨大亂鬥的情形,而在歷屆選舉時,也是新人容易冒出頭的一個選區,舉例來說,在上屆本區的最高票是國民黨新人張斯綱,如果張斯綱有機會繼續高票當選,說不定有更上層樓挑戰的機會。而在民進黨的部分,現在初選來看,是形成士林北投由新人林延鳳、陳嘉行、陳賢蔚三搶二的情況。

有一民進黨地方人士表示,當地要能當選,除了自身的聲量、媒體資源,還有幕僚可靠度都很重要,民眾黨推的兩席,陳思宇拿的是在地票,就是過去父親、議員陳建銘的票,黃瀞瑩是以空氣、網路聲量票為主 ,可以說是藍綠都有,新黨的潘懷宗因涉案不確定是否連任,無黨籍有偏藍的楊靜宇、退出時代力量的黃郁芬,席次又從13變成12席,可以說是非常有趣的狀況,對大家來說也都不容易。
當地立委吳思瑤指出,他的助理陳賢蔚有16年的服務資歷,幾乎是比當地所有新人的服務資歷還要多,另一個則是參選中正萬華議員的議員周威佑主任邵維倫有15年的幕僚經驗,她希望幕僚世代、苦幹實幹的在地經營,能夠獲得認同,可以看到很多人挑戰士林北投,但是相信選民可以從中做比較找出最好的人選。 (相關報導: 中正紀念堂轉型引爆深藍怒火 蔣萬安急拋「減碳牌」慘被藍議員打槍 | 更多文章 )
曾任士林北投議員的立委何志偉表示,士林北投很強調在地性,社子島、三環三線等,並且讓在地居民在情感上被尊重,並且保障他們的品質,台北市也只有士林北投有高強度文化、外加貧富等各種人都有,可以說是全台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