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十二月十八日被眾議院彈劾,彈劾的「罪名」有兩條:一是濫用職權,二是干涉國會調查。
眾議院通過彈劾只相當於對總統提出正式起訴,需要參議院多數票通過才能認定川普有罪。就目前的形勢看,參議院很難認定川普有罪。
川普的問題與尼克森相比不嚴重
因此,裴洛西(Nancy Pelosi)遲遲未將彈劾案送交參議院,除非共和黨議員提供更多證人及證詞;即使送入參議院,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認定川普有罪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至少彈劾案有可能延續到二○二○年的大選季。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面臨彈劾的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被彈劾之前主動辭職,柯林頓(Bill Clinton)最終沒有被參議院定罪,唯一一位被眾議院彈劾成功的詹森(Andrew Johnson),有確鑿證據顯示他撤換一位部長的行為違反了任期法。
「民主黨降低了彈劾總統的門檻」,這是共和黨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對彈劾事件的評論。在眾議院就彈劾案投票過程中,所有的共和黨議員都沒有投贊成票,而民主黨卻有議員投了反對票,這體現出共和黨在支持川普的問題上是一致且忠誠的。
忠誠當然來自川普對共和黨的壓力,當然也來自部分共和黨議員認為,從川普與烏克蘭的交往中,挖出彈劾總統的理由未免太牽強,是一場獵巫行動,是純粹的政治報復。當然,民主黨也會反脣相譏:當共和黨因柯林頓的婚外情事件而發起對他的房地產投資問題調查時,已經提前二十年開啟了政治報復。

川普的一個論點,對他的支持者和中間派很有吸引力:與尼克森相比,自己的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更詳細地說,確有證據顯示尼克森在選舉期間透過違法行為影響選舉;但目前針對川普與烏克蘭關係的調查,針對的是總統的行為是否可能對未來的大選結果產生影響。
民主黨仍活在舊觀念的泡沫中
民主黨的總體論調是試圖證明川普將他的個人利益放在國家與選民利益之前。理論上,這是一個可行的邏輯,但選民的決策是一系列複雜的心理與邊際利益比較的結果。
選民可能會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我投票給拜登(Joe Biden),是否會是另一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四年或八年重現?我重視的利益是個人收入和工作機會增加這樣貼近個人生活的話題,還是一個總統是否違法這個遙遠的話題?小布希(George W. Bush)、歐巴馬兩任總統沒有違法,但我的收入增加了嗎?
自從川普當選後,民主黨就開始就俄羅斯對一六年總統選舉的干涉、川普與烏克蘭的交易等問題進行調查。客觀地說,無論川普是否的確受益於俄、烏兩國,對於一個選後深度分裂的社會,這種針鋒相對的舉動一定會被川普的堅定支持者視為輸掉大選後的報復行動。 (相關報導: 美國眾議院彈劾總統》「民主黨根本是政治自殺」川普喊話選民復仇:明年要把裴洛西趕下台! | 更多文章 )
川普的支持者會認為,民主黨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和舊話語、舊價值觀的泡沫中,不僅不願去理解這個國家一半的選民支持川普的深層原因,還透過調查川普的方式來否定這一半選民的合法選擇。這種被否定感只會加深川普的堅定支持者對民主黨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