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趨緩,但受日前長達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影響,眾多餐飲、服務業受到衝擊。對此,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今(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許多按摩師勞工向黨團陳情,表示配合指揮中心防疫停業,卻無法請領紓困,經濟部稱其是登記美容業,而非民俗調理業,她呼籲,行政院應盤點補救相關漏洞。
時力黨團11日舉行「紓困漏洞百出,勞工領嘸補助」記者會,針對「紓困4.0」中各項受勞工陳情的制度漏洞,導致業者與勞工無法領到政府紓困補助問題應受正視。
「行業類別」規範引議
王婉諭指出,5月起全國實施三級警戒,酒吧、護膚業等休閒場所強制暫停營業,經濟部雖推出相關紓困措施,給予依法停業的店家及員工1萬及4萬元補助,但時力黨團接獲不少按摩師陳情,表示無法申請紓困補助;經濟部卻回應,這些勞工不符合公告依法停業的「行業類別」。
「這些被補助政策漏掉的按摩師勞工是普遍案例」,王解釋,許多美容店家提供美髮化妝、美體按摩、美甲接睫毛等多項服務,但這些綜合美容店家登記行業別是「美容業」,不是指揮中心公告的「民俗調理業」,這卻讓工作於綜合美容店家的按摩師,無法像工作於專營按摩店家的按摩師一樣,獲得經濟部補助。
同時,王指出,按摩師屬於「指揮中心防疫措施勒令不能工作」者,不算放無薪假、減班休息的勞工,也不符合勞動部的「充電再出發」及「安心就業計畫」等紓困補助資格,使得按摩師成了「紓困孤兒」,經濟部、勞動部的計畫都無法申請,生計陷困難。

新開幕店家成體制外族群
另外,今年年初疫情和緩,不少新店家準備開業,投入龐大的成本、花上百萬元裝潢設備、店租、人事培訓,就遭受疫情衝擊。據政府資料指出,4月新登記公司為4912家,5月為3804家,光這2個月期間,就有近9000家新開業店家、新開業公司設立。
這些新開業店家,也無法申請政府紓困補助。王解釋,經濟部的紓困條件是「店家須舉證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或今年3、4月比較,減少超過50%」,但若剛開幕的店家,沒有去年同期可以比較;4月剛開幕的店家是創業初期,也難達到「下跌超過50%」標準,除非歇業,但歇業又不符合申請資格。因此粗估,至少近9000家新開幕的店家和勞工,被經濟部紓困條件排除在外,領不到任何補助。

立委邱顯智表示,據經濟部資料,發現「艱困事業一次性營業衝擊補貼」占已核發總金額的96.36%;針對中央政府命令停業,員工給薪低於基本工資的補助,卻只占3.64%。邱質疑,後者比例如此低,是因為雇主1人1萬補助的經濟誘因過低,加上行政成本等因素,才讓雇主沒意願申請,連帶使得勞工也無法領到相應的4萬元。 (相關報導: 江啟臣一手搞砸國共關係,朱立倫搶票不怕帶紅帽?國民黨回歸馬英九兩岸路線 | 更多文章 )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的統計,顯示疫情對就業收入影響仍很嚴重,特別是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時力黨團呼籲,政院儘速盤點紓困制度漏洞,若無法救助,則快點推出「紓困5.0」,補納入「紓困孤兒」的業者與勞工,協助產業、勞工共度疫情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