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許多巷弄裡,各種特色咖啡館,可以說是野百合也有春天。老舊的房子訴說著她的歲月,各家院子的花開得阿娜多姿,也各有各的姿態。那天透過共同朋友C的聯繫,我邀請投資資訊界的K當陪客,就約在離你辦公室不遠的潮州街和杭州南路的咖啡店一角見面,雖然是臨時起意才換的場所,卻好像是為我們預留的包廂。
閣下在群組裡對我的批評,我一方面是忙,二方面是你有工作上的立場,為自己的團體發聲捍衛,這我可以理解,所以我一直沒有回應。C說,約個時間當面溝通,看哪邊有誤解?
2020年初春碰面之前,我上邱沁宜節目時,聊到了「國家退休基金」的議題,她不知道我們即將碰面,提議說她有個朋友就是勞退基金管理的重要幹部,而那個人就是你,我笑了一笑。
這次碰面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你有幾個不錯的論點,代表你有一定的整體觀察和高度,我對你的論點給予肯定,印象深刻的如下:
1.新制勞退基金的管理在進步中
從2005年勞退新制基金推出以來,截至2019年6月總報酬是79.13%,年均報酬是2.81%,你不平地說,這幾年都在進步,以往的績效不好,不代表未來也如此,誰說未來一定只有年均3%的成績?我喜歡你為成績辯護,而且為它生氣!
也有人都問我,為什麼特別針對國家新制勞退基金,還寫了一本書?裡面寫的12封給國家領導人的信,可有回應和效益?我告訴他們,上次碰面時你對這本書的回應。我最擔心的是公務部門對建議充耳不聞,但你不但聽聞了,還可以在群組砲轟,更棒的是,還有意願出來溝通。有的公部門是「植物人」的狀態,但你們這個團隊,若可「為名譽而戰」,勞工朋友就有希望了。
的確,回頭檢視,2005到2007是草創時期,可能你們在調整狀態,落後市場指標太多,之後漸入情況,2012年之後開始回神,2017年開始漸入佳境,衷心希望閣下的團隊再接再厲,因為你們要是不為成績而生氣,全民就準備斷氣了。
2.勞退自選是正確方向,幾個產業應該優先開放
退休金基金有三層防護網,第一層是「勞保」,這在世界各國的操作管理都非常保守,因為有社會安全救助的意涵,保守操作可以理解,第二層防護網是「勞退」,目前是雇主為員工提供6%的提撥,員工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再追加6%,這個12%可以抵稅的,全世界多數國家都允許員工在這個部份自行決定投放的位置。
因為一、這是勞工自己的錢;二、他們應該知道哪裡是對他們最適合的,如果不知道,政府也會提供類似定存的安全選項。第三層防護網,是所謂的商業保險或個人存款、投資,這個是給行有餘力的人繼續追求的。
有些高所得的科技公司,員工大多數是知識份子和工程師,公司可以提供市場上更多優良的基金供他們選擇,甚至透過講座,他們吸收的能力也超強,這些績效都不是勞退新制基金應該代管和承擔的責任,就如同歐美各國一樣。簡單地說,你也贊成勞退基金自選這個方向,最起碼有些產業和公司現在就應該開放。
3.2019年勞退收益率為歷年來最好
2019年10月,我出了第四本書《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談個人、國家理財及勞退基金管理的部份,當時計算報酬率是截至2019年6月,勞退新制半年度的報酬是7.47%,成績非常亮麗。我建議國家應採用的超保守投資組合,75%美國政府公債+25%台灣0050,算出來的績效為8.09%,略微領先貴局的績效。
年初碰面時,你提到2019年全年度勞退新制繳出了11.45%績效的成績單,僅次於2009年時的11.84%,你難掩興奮之情,我也為你們高興,這真的是很棒的成績,也超越了我建議的投資組合績效,我當時心想,如果每一年的勞退績效都如此領先,該有多好!
返美之後,我再度回頭檢視兩者的績效,過去的一年多(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我所建議的超保守投資組合,還是領先貴局的績效,而且幅度比我想像中還大。2019年超保守投資組合的績效是14.37%, 對比貴局的11.45%,2020年截至8月底超保守投資組合的成績是10.39%,擴大領先貴局的1.47%(表6)。
勞退績效 vs. 超保守投資組合。(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如果拉長時間來看,新制勞退基金從2005年開始以來到2019年6月, 年均報酬率為2.81%, 累積報酬率是79.13%;超保守投資組合年均報酬率是6.41%,累積報酬率是268.56%。假設全民的退休金帳戶在這十五年來,總報酬率都可以有一倍以上的成長,現在民眾的消費動能一定不一樣。
此外,超保守投資組合最令人驚喜的地方,在於過去十五年半,最大的虧損發生在2013 年的1.7% 而已,等於達到了三重效果:簡單、安全、有績效。
上次聽我們的共同朋友C先生說,貴局曾經開了幾次會議,針對我在媒體上的建議進行討論,經過這一年多,我的建議:勞退基金安全自選+超保守投資組合,還是值得你們參考,甚至是政府的領導者,為什麼呢?
1.台灣有充沛的資金,卻沒有資金的水土保持功能。
台灣號稱有百兆資金,銀行四十兆、證券業三十七兆、保險業三十兆,卻無法展現資本優勢,勤奮的台灣人民成為外人的打工仔,台積電逾76%為外資所擁有,連統一企業在2019年外資持有也超過50%。
如果台灣沒有資金,任由外資購買,這是情有可原,但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子。我們有充沛的資金,有全民許多放在退休金自選裡的錢,都停在「定存」這個不會成長的工具上,以至於許多理財弱勢族群,不能享受台灣經濟的成長。
2.台灣民間的資金,不能和退休金大水庫做連結。
要把一流企業留在自己國家手上,就是引導民間資金進入退休金這個大水庫,如此一來,台積電就算不是為國發會所擁有,也是藏富於民,在民間的退休金帳戶裡。現在全台民眾無法受益於台積電的成功和龐大獲利,十分可惜,也不是當年國之重臣、許多幕後英雄推動半導體所樂見的結果。
3.民間退休金委由公務員來管理,缺乏專業和誘因。
這也就是你所提到的,主管政府退休基金的單位太多,公婆多又欠缺專業,在這種惡性循環下,要期望退休基金能有脫胎換骨的成長,確實是高難度。
整場會談下來,最讓我感到難過的一大論點是,勞動部最關心的是勞工朋友的就業問題,而不是勞退基金管理,前面是政治選票的議題,基金管理的好壞,那又怎麼樣呢?
政府首長要是沒有這樣的器識和遠見,民眾就累了!勞退基金管理得好,民眾就敢於消費;績效若不能讓民眾有感,消費動能減弱,必然百業蕭條,少子化也是必然的結果,台灣勞工朋友更要面臨失業和轉型的挑戰。
拉回台灣的消費動能,推動經濟成長到合理的軌道,才是根本之道,而不只是忙著轉型跟就業輔導,救急的事要做,但最根本的重要事,更要做!
4.台積電被稱之護國神山,請問她護佑了多少民眾?
我2017年在台大演講時,銀行定存有將近40兆,可以買下八家台積電,當年的資金還像一回事,三年後現在的銀行資金只能買四家台積不到,再過五年後看看,全台的銀行資金可以買下幾家台積電?
反之,這三年來台積電的市值成長了約5.5兆元,相當於中華民國兩個年度的歲收。如果無法緊緊抓住,我們將會眼見台灣資金水土保持繼續流失和崩壞。
以上四大問題的解決之道其實也很容易,純粹就是一個觀念問題,讓政府扮演「效能政府」,而不是「萬能政府」,只要引導民間資金進入退休金大水庫,台灣就有能力啟動將一流企業留在手上的運作。
台灣上市公司每年發放1.5兆元的股利,再者退休金投資採用不會破產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加上超保守投資組合的比例配置,長達幾十年的紀錄顯示,這種投資組合的設計,有相當高的機會可以維持在6%左右的報酬,不管是勞退和勞保,如果績效能夠達到5%到6%,後續問題會緩解許多。
作者介紹|闕又上
1985年赴美,現為財務規畫師(CFP)、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
成立少數華人在美立案的大型共同基金,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截至2015年年底,連績七年累計總報酬超越標普500,年均複利為18.54%,大勝標普500的14.81%,獲《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