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10月8日),古巴城市聖克拉拉數千人集會,紀念50年前被殺害的一位革命者——切·格瓦拉(Che Guevara)。
參加這一集會的,包括格瓦拉生前的革命同志——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
在古巴全國,無數民眾通過家中的電視屏幕,觀看卡斯楚總統將一支白色玫瑰放在格瓦拉的墓地上。
在南美國家玻利維亞,切·瓦格拉德被殺害50週年的紀念活動也將在周一(9日)舉行。

BBC記者威爾·格蘭特從聖克拉拉發回報導說,50年來切·格瓦拉的名字仍然出現在古巴的每個角落,從鈔票到標語牌。他可謂拉丁美洲最廣為人知的人物。
在古巴紀念格瓦拉的活動上,播出了1967年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宣佈格瓦拉死訊的講話錄音。在那段講話中,老卡斯楚呼籲古巴的孩子們「像切一樣」。而這一口號至今仍然在古巴流行。
其人
埃內斯托·格瓦拉, 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東北部一個富裕家庭。而他後來世界聞名的綽號——切Che,來自拉美國家對阿根廷人的暱稱,意指老友、哥兒們。
1948年,格瓦拉進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學醫。
1951年和1953年,格瓦拉兩次遊歷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多個國家。這兩次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對他日後堅定的政治觀點和革命思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相信,要解決拉丁美洲廣泛的貧窮和壓迫,只有通過武裝革命和共產主義。
1953年,他回到阿根廷完成了學業。但是不久便離開了阿根廷,北上玻利維亞與革命者為伍。
1954年,他在墨西哥城的一家醫院內作為志願者,聽聞了古巴革命者卡斯楚兄弟的消息。在先結識了弟弟勞爾·卡斯楚後,1955年格瓦拉與老卡斯楚見面,立刻成為政治上的盟友。
格瓦拉作為老卡斯楚的軍事顧問,幫助領導古巴游擊隊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也成就了他作為古巴革命核心人物的歷史地位。
其事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後,格瓦拉曾出任古巴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等要職,成為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古巴政治要人。
1960年11月,格瓦拉率領古巴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與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會面。
1964年12月,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36歲的格瓦拉身著軍服、腳蹬軍靴。他直指美國在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幫助下,企圖入侵剛剛立國的古巴。
很多人都同意,他的此番講話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提出了新的理念,而是他特別強調了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等等困擾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問題。
1965年2月,中蘇交惡期間,格瓦拉曾再次訪問中國。當時,由於蘇聯經濟實力遠遠超出中國,古巴依靠蘇聯提供的武器裝備和軍事顧問,卡斯楚選擇了蘇聯。

同年,格瓦拉離開古巴,決意將革命思想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
他的第一站是剛果,但經過7個月的努力後,他在剛果的革命行動以失敗告終。
1966年,格瓦拉曾回到古巴,短暫停留後,他轉向了玻利維亞。
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被美國訓練的玻利維亞部隊抓獲;10月9日,格瓦拉被處決,年僅39歲。
傳奇
切·格瓦拉被處決後,1967年10月10日,當局將他的遺體送到一個醫院內公開展示。
格瓦拉遺體的公開示眾,成為國際媒體的熱點報導,反而使他放棄優裕家庭和職業投身國際共產革命的故事廣為人知。
玻利維亞當局其後將他的遺體埋葬在一個秘密地點,直到1997年才經過多國聯合挖掘,送回到古巴修建的格瓦拉陵園內下葬。 (相關報導: 到南美洲旅遊,有什麼必去景點?讓這4部世界經典電影來告訴你… | 更多文章 )
多年來,格瓦拉的名字成為「革命」、「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同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