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重手規管教育培訓行業,使一批在美上市的中資教育企業,股價在一天之內「腰斬」。下跌幅度之快,牽連其他中概股,投資者恐慌下紛紛出逃。
連跌三天後,多只個股和相關指數「屢創新低」,中國官方則出面安撫投資者情緒,聲稱目的不是打壓相關行業,而是為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並重申「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沒有改變」。
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應聲上漲。但分析人士擔憂,最近圍繞中國科技企業動作頻頻,長期來看,可能會影響海外投資者對中資公司的整體估值。

連跌三天
這一輪暴跌始於上周五(7月23日)的一則消息。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將發文嚴禁教培機構「資本化」運作,甚至一律不得上市融資。
消息一出,已上市的教育股應聲而跌——新東方在港交所的股價一度「腰斬」,在美股收盤跌幅54.22%,高途跌幅達63.26%,好未來跌幅更是超過70%。
周六(24日)中國官方正式發文,坐實了傳言。投資者的情緒也在周末不斷醞釀。

「黑色星期五」並不是故事的結束,本周一和周二(26日、27日),拋售情緒從教育股擴大到整個中概股。兩個交易日內,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跌幅近15%。該指數由由在美國上市的98個最大中國股票組成,這是該股指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香港恆生指數也連續兩日大幅跳水。本周一急瀉4.13%,本周二下跌4.22%,使恆指成為今年G20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股指。同樣,暴跌個股也從教育行業,延伸到科技、醫療等板塊——騰訊周二跌9%,美團跌17.7%。
海外市場的情緒也進一步傳導到中國的A股市場,上證和深證兩大股指在周二分別跌幅2.49%和3.67%。
從今年2月至今的五個月裏,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價值就被抹去了約7700億美元。教育股跌幅甚至超過90%,在美上市的高途集團(原名「跟誰學」),從年初最高近150美元的股價,跌至2.4元。

深夜發文安撫情緒
如此程度的急跌,使中國官方也坐不住了。本周三(28日)深夜,中國官媒新華社發文稱,近日出台的平台經濟、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監管政策有利於中國長遠發展,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沒有改變。
新華社指出,無論是針對平台經濟還是校外培訓機構,這些監管政策,都是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維護網絡數據安全和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舉措,並非是針對相關行業的限制和打壓,而是有利於經濟社會長遠發展。
文章中還表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依然堅定,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依然穩固。
與此同時,「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選擇,支持企業依法合規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這句話被市場解讀為仍然允許中資企業到美國上市。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死登輝也能嚇走活近平?逝世週年之際,仍被日媒推崇為「台灣孔明」的李登輝 | 更多文章 )
深夜發文之時,正是美股的交易時間,從教育到科技,中概股迎來一波集體反彈。教育股裏高途和好未來上漲較高,分別為25.26%和16%;新東方略少,也有7%。但值得一提的是,這輪反彈遠遠未能補回過去三天跌掉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