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奧運金牌背後:為了國家榮耀不惜代價!中國體育培訓打造殘酷的「冠軍流水線」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中國舉重運動員侯志慧在東京奧運49公斤級比賽中奪下金牌。(AP)

東京奧運已經展開一周,關心賽事的觀眾很難不注意到瘋狂摘金的中國代表隊,至30日已獲得18金、9銀、11銅,總共38面獎牌,雖然獎牌總數低於美國的41面,但金牌數量保持領先。

中國本次共派出413名運動員參賽,是自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最多人出賽的一次,目標就是登上金牌榜的榜首。即使中國公眾對運動員個人的犧牲奉獻越來越關注,呼籲疼惜每一位替國家征戰的選手,就算比賽失利也不要惡意批評,但中國奧委會主席苟仲文在東京奧運前夕說的話,恐怕讓選手備感壓力──「我們必須堅決確保金牌榜第一。」

《紐約時報》(NYT)指出,中國以流水線方式篩選、訓練運動員,唯一目標就是為國家榮耀大量炮製金牌國手。中國每年都有數萬名兒童被送入政府開辦的培訓學校,體育當局的奪金策略很明顯,專注於讓運動員參與較不受西方歡迎的運動項目,在那些領域精益求精,直到顛峰。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