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6例,境外移入2例,總共18例確診。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當中,新北市7例、台北市有5例、高雄市2例、桃園市以及嘉義市各1例。
三級警戒正式降級後,昨日確診新增為18例,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於個人臉書發文表示,「還記得上次18例是什麼時候?7月8日,如今過了二十天,還是18例」,這代表最近3周的R值已經維持在0.9-1,雖然有在下降,但速度非常緩慢,而這一切都是「特殊社交群聚」導致。
沈政男推測,多日零確診的高雄再傳案例是台北跨縣市感染,「一直到(確診)前幾天都還在聚會,顯見即使成為全民公敵也不怕」,而台北也再度發生長照群聚感染,官方稱是唯一沒有打疫苗的90歲長者染疫所致,沈政男認為,不肯打疫苗就應退住,而非留在機構裡增加群聚染疫風險,另外,「這事情還有一個問題:是誰傳染了這一位住民?是不是間接來自特殊社交圈?」。
對於台灣疫情接下來的發展,沈政男批評,此時發生機構群聚非常不應該,「必須把疫調做清楚,否則清零遙遙無期」,他舉香港經驗為例,「香港至今確診1萬1千多例,幾個月前也有一個高峰,後來慢慢下降,目前已經本土零確診超過50天」,清零之路很漫長,因為到了新增個位數以後,R值就會拉抬到接近1,這時必須施加另外的防控力道,才可能繼續壓制傳播鏈。
沈政男認為,開放內用與清零並不違背,「你去看香港的防疫須知便知,寫得有夠清楚,依餐廳每桌用餐人數畫分防疫要求,而非一概而論」,唯一的共通點是,餐廳人員必須接種疫苗或定期檢測PCR。沈政男呼籲,清零絕對可能,但前提是「不要放棄清零目標」。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相關報導: 外出戴手套可阻隔新冠病毒?重症醫曝2大風險恐成防疫漏洞:這時機點戴才最適當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