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海軍周五(2月3日)晚間宣布,已經「按計劃、有控制地」完成了將一艘退役的航空母艦沉沒到大西洋洋底的作業,具體地點位於距離巴西海岸約220海里的海底,距離海平面約5000公尺深。
環保人士和一些政府官員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認為這艘航母攜帶的有毒物質將會污染大西洋。
巴西海軍方面發表聲明說,「聖保羅號」航母沉底大西洋的操作採取了必要的技術和安全措施,目的是避免給巴西造成環境和經濟損失。
「聖保羅號」航母屬於克里蒙梭級航母,是法國在二戰後自行研發的首批航母,當時共建造了兩艘,一艘「克里孟梭號」建成於1961年,另一艘「福煦號」,建成於1963年。「福煦號」在法國海軍服役了37年,2000年賣給巴西海軍後改名為「聖保羅號」。
這艘航母滿載全長265公尺,寬31.7公尺,排水量32,780萬噸,可以搭載40架艦載機。「聖保羅號」航母在2018年退役。
去年夏天,這艘航母從巴西駛向土耳其,準備到那裡接受安全回收處理。但土耳其政府以這艘航母攜帶大量有毒物質為由拒絕其入境。「聖保羅號」不得已只能返回巴西。
巴西海軍錶示,這艘航母狀況嚴重惡化,船體受到損傷,很有可能會在行駛途中失控沉沒,因此決定將其沉入海底。
上個月,巴西環保機構提出了一系列有關航母沉海可能造成的後果,比如污染物會阻斷海洋有機物的生長,可能會殺死海底物種導致生態系統惡化。
環保組織說,這艘船攜帶了多達數噸的石棉、重金屬和其它有毒物質,可能會造成海水污染,破壞海洋食物鏈。
總部設在美國西雅圖的非政府組織「巴塞爾行動網路(BAN)」呼籲巴西新總統魯拉立即阻止這艘航母沉海計劃。
該組織還與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在周五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巴西違反了三項國際條約,給海洋生物和沿岸民眾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另外一個由環保、勞工和人權組織組成的非政府組織「拆船平台」(NGO Shipbreaking Platform)譴責這個沉船計劃是「國家主導的環保犯罪行為」。 (相關報導: 【專訪】「原作受歡迎才會被改編」 《獵魔士》作者薩普科夫斯基最滿意作品是這部 | 更多文章 )
巴西當局則堅持認為,有計劃地沉船要比讓它失控沉沒要好得多。巴西海軍方面聲稱它為沈船選擇了一個「最安全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