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考慮擁有核武?這想法很荒謬。這是世界上唯一遭受過核武襲擊的國家。而且兩次。難以想象這個國家會擁有核武。老百姓也永遠不會接受,對吧?
沒錯。
或者說,在過去的77年裏,這麼說都沒錯。
但過去幾周,一位日本政治家提出異議。他就是日本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安倍公開表示,日本確實應該認真地、急迫地考慮核武問題。

這個話題意味著與日本戰後的和平主義承諾根本決裂——日本戰後的憲法對此有明確規定。
然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時,出現這種對核武的呼籲,並非巧合。
對於那些像安倍一樣,長期渴望日本重新軍事化的人來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一個強有力的例證——面對更大、武器更精良、更具侵略性的鄰國時,那些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會發生什麼。
雪梨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認為,在安倍晉三看來,現在正是時候,在日本推動真正的辯論,開展說服日本公眾的嚴肅工作。
「我感覺這就像一個聖盃。他想嘗試改變公眾觀點,坦率地講過去(日本公眾)在這方面很頑固。」他告訴BBC。
頑固是一種委婉的說法。去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5%的日本人希望該國簽署《禁止核武條約》。
安倍關於核武的觀點引發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倖存者團體的憤怒。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他來自廣島)迅速抨擊了他的前任,稱安倍的建議是「不可接受的」。
但安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烏克蘭問題引起巨大震動,他也知道,日本公眾對神秘莫測的擁核國家北韓和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國感到擔憂。

島田洋一(Yoichi Shimada)教授是一位保守派學者,長期以來他是安倍晉三的朋友和顧問。
「他認為,日本必須擁有某種獨立的武力來對抗中國或北韓,」島田稱,「而這可能包括一個核武庫。但他也知道,任何政治家主張日本擁有核武都是自尋死路,所以他想激活這場辯論。」
「日本政府現在的官方立場是依靠美國的延伸(核)嚇阻力量。但日本不允許美國在日本部署核武。坦率地說,這是很自私的。」
因此,安倍並非建議日本建造自己的核武。他建議可以從美國借一些。
在冷戰後的世界裏,人們基本上忘記了這樣一個事實: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和荷蘭都在自己的土地上部署了美國的核武。
不僅如此,如果發生核戰爭,這些無核武國家可以用自己的飛機代表美國向目標發射這些武器。
這就是安倍現在為日本提出的建議。
但這仍然讓人感覺非常牽強。自1971年以來,日本法律明確禁止任何核武進入該國領土。但是,安倍並不是唯一一個呼籲就該禁令進行討論的人。
加藤良三(Ryozo Kato)是日本戰後任職時間最長的駐美大使,也許是日美同盟最熱心的倡導者。他認為,在北韓擁有核武的情況下,日本不能再僅僅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

「(威脅)可能不是來自中國,」他說。
「一些瘋狂的領導人可能決定向日本發射核武。或者他們可以利用其進行政治恐嚇。日本是相當容易受到恐嚇的。我們必須在防禦方面做得更多。」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烏克蘭沒有淪為阿富汗,但它或許會是「普京的帝國墳場」 | 更多文章 )
日本的和平主義是二戰後美國佔領者強加的。廢除它一直顯得很困難。然而,美國政府,以及很多美國和日本的政治精英現在都支持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