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舉辦關鍵典藏捐贈暨企業贊助表揚感恩會 史哲:感謝各方力量成就高雄藝文發展

史哲副市長、文化局王文翠局長,與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向藝術家與其家屬、藏家,以及贊助企業代表致上真摯謝忱,於活動現場合影留念。(圖/徐炳文)

一年一度的美術節將在3月25日到來,高雄市立美術館於今(24)日舉辦「來自大地的祝福—關鍵典藏捐贈暨企業贊助表揚感恩會」感謝儀式,由高雄市史哲副市長、文化局王文翠局長與高美館李玉玲館長代表致上真摯謝忱,感謝2019至2020年捐贈珍貴藝術作品的藝術家和家屬、藏家,以及為美術館展覽籌辦與館務建設給予實質贊助支持的民間企業,表揚他們以具體行動溫暖支持高雄在地的美術發展,孕育城市創意,讓這座充滿文化底蘊的城市更具活力。

兩年間共有藝術家、藝術家家屬及蒐藏家27位捐贈95件作品達7069萬元 企業界贊助金額近兩千萬元

史哲表示,在這段歷經全球疫情的嚴峻時刻,他特別要代表高雄市政府感謝藝術家與家屬、蒐藏家,不遺餘力支持市府與高美館,無私捐贈寶貴作品給這座城市,更要特別感謝民間企業的力挺與貢獻,為高雄、為市民也為台灣帶來許多精彩多元的展覽、文化平權的作為以及豐富多樣化的藝術體驗,2019至2020年間共有藝術家、藝術家家屬及蒐藏家等27位捐贈95件作品,總價值高達7,069萬元,企業界贊助金額近兩千萬元,大大增幅高雄的文化資產藝文能量,讓高雄得以扎根在地、擁抱世界,創造這座城市獨有的共好文化能量。

史哲說,高美館自1994年開館以來,一直是台灣早期三大公立美術館中預算最少、編制最小的館所,但秉持著建構台灣藝術史之精神,以「在地即國際」的視野接軌世界潮流,成功推動法人化後,在中央、地方資源的積極整合下,逐步改造美術館呈現作品的展覽場域,重塑高美館作為一座城市美術館的獨特風貌。而如今美術館園區西側正積極新建的「內惟藝術中心」也將於年底落成,他期待新的館舍有更多與社會連結的可能性,並在未來持續與大家共同為高雄的文化櫥窗攜手努力。

「藝術典藏,是美術館的核心價值」李玉玲表示,高美館在2018年宣告以「大南方South Plus」的概念作為美術館的典藏蒐藏與展覽策略──即是以「南方」為核心,擴延為更大尺幅的「大南方South Plus」多元史觀概念。李玉玲特別感謝高市府與文化部前瞻計畫典藏經費挹注,藝術家和家屬、藏家亦看見高美館的誠懇與努力,主動捐贈珍貴作品予美術館,讓高美館在典藏關鍵藝術家在各階段各時期的經典代表作更加完整。

高美館「大南方」關鍵典藏成果豐碩,2019-2020期間由藝術家本人、藝術家家屬以及藏家慨贈,蒐藏台灣藝壇21位關鍵藝術家如劉啟祥、劉欽麟、包克家、劉耿一、林惺嶽、李朝進、洪根深、陳水財、葉竹盛、莊普、施並錫、董振平、王信豐、徐永旭、許自貴、李俊賢、林鴻文、侯淑姿、陳伯義與周珠旺等人的珍貴創作,近期則有歐瑞雲女士捐款購藏藝術家李光裕作品於高美館戶外園區長期展示,皆是響應高美館實踐「關鍵典藏」的最大後援──典藏作品除是一座美術館營運發展、建立品牌的基礎,也是人們共有的文化記憶、地方文化與國際接軌之所在。 (相關報導: 全台首座「衛浴美術館」!Derek新竹旗艦店正式登場 更多文章

此外,李玉玲提及,在實踐南方城市美學的路途上,更重要的是來自民間企業團體的溫暖相挺,台新銀行、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美術館之友聯誼會自2018年《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以來持續地贊助高美館展覽、教育推廣活動發展;高雄在地支持藝文推廣多年的上揚國際建築團隊以及楠弘柏正企業,亦是給予美術館特展最熱情的傾力支持;另外,也要感謝臺灣三千藝文推廣協會、台灣瑋信汽車、山藝術文教基金會、瓷林、高毓琦女士支持高美館辦理特展;她期許能與企業夥伴持續攜手合作,見證高美館的蛻變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