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與二十大:中國的病毒清零還能堅持多久

(BBC中文網)

儘管中國和香港採取世界上最嚴格的病毒清零政策,但他們正經歷兩年來最大的疫情爆發。

目前大多數國家正試圖與病毒共存,中國的「清零」政策可以堅持多久?

打破平衡

過去兩年,中國通過迅速的封鎖和積極的限制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的嚴格措施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努力應對2020年激增的病例數和死亡數之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宣佈中國通過封鎖措施和大規模檢測來處理疫情的做法非常成功,並標榜這是處理病毒的最有效方法。

「清零」模式因此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嚴格實施,但很快事情發生了變化。

2021年,由於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中國當局被迫實施越來越大規模的封鎖,中國大肆吹噓的零疫情模式開始出現緊張跡象。這些問題開始讓人們質疑中國的這種政策還能維持多久。

現在Omicron病毒加劇了質疑。

在中國大陸,每天都報告數千例病例,東北吉林省有數百萬人被封鎖,這是自疫情防控初期以來,中國首次對整個省份實施封鎖。

香港以前幾乎沒怎麼受到這種病毒影響,現在每天有3萬例病例,200多人死亡。這座城市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需要醫院護理的人在醫療設施外接受基本治療的畫面令人震驚。

People sleep in hospital beds with temperatures falling at nighttime outside the Caritas Medical Centre in Hong Kong on February 16, 2022,
香港醫院外的病人景象令人震驚

這是中國過去兩年來從未見過的情況。

正式來說,中國政府沒有宣佈放棄「清零」。但對於如何最好地處理病毒,已經有一些立場軟化的跡象。

本周早些時候,中國國家衛健委稱,輕症病例應在集中區域隔離,而不是在醫院治療。病人解除隔離的標凖也放低了。

「過去,中國實際上會讓每一名病人,不論是無症狀或輕症的都進醫院,」香港大學教授金冬雁告訴BBC。

「事實上,他們現在提議(隔離),這一步顯示他們意識到有一大群人不需要太多幫助。」

在近日中國人大會議期間,中國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中國會繼續更「科學、有針對性地」應對新冠病毒。

「(李總理的講話)暗示,政府凖備更加靈活,逐步放鬆管制,」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陳剛說。

「在(一項更靈活的)政策下,將更多強調在疾病控制和讓人們過上正常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從實踐上來說,態度也有顯著轉變。

去年,中國頂級流行病學家張文宏建議中國最終需要與病毒「共存」。他遇到了一堆批評,有些人稱他為叛徒,其他人說他曾與外國勢力勾結,破壞中國應對新冠病毒。

但就在本周,張文宏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佈了另一條消息,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同的回應。

雖然他說,目前中國有必要維持清零政策,但他補充說,不應該害怕未來走向更加「可持續的應對戰略」。

「對這種病毒,緩解恐懼是我們必須採取的第一步,」他說。「Omicron已經變得如此溫和,在達到廣泛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這可能比流感甚至更致命。」

「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他說,「由於Omicron已經變得很溫和,在實現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致命。」

這一次,他沒有遭到刻薄的批評,反而得到了廣泛的讚揚。 (相關報導: 激戰馬里烏波爾!基輔出身的黑海艦隊副司令陣亡:俄軍損失第6名高階指揮官 更多文章

「感謝張博士對問題科學和理性的(看法),」一條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