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宅改造讓家屋重生 知名建築師高美館開講

主講人何武賢舊宅改造案例之一:陳宅─生活禪庭院。(圖/高雄市美術館提供)

多次獲得德國iF設計獎與指標性國際空間設計獎項殊榮,現任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何武賢,將於9月17日週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在高雄市美術館主講《家屋重生:氛圍與故事線的交錯》,活動免費。

兩個案例不同工法 創造對家的歸屬感

素有「生活禪美學大師」美名的山隱建築創辦人何武賢,這次帶來兩個有趣的舊宅改造案例,分別是臺北的「三十年後陳宅」與上海的「秘密大改造」。

兩個案例共同之處在於皆為屋齡三十年以上舊宅,三十年後同樣以「故鄉情懷」重新設計,卻用不同方式改建。

臺灣依傳統的工法循序漸進,大陸則以組合式的計劃施工,兩種方式各有千秋,暫且不論工法的優缺點,家屋的重生讓兩地的空間風華更勝以往。

不管用何種改造方式,蘊藏在屋子裡時空線中的故事,才是讓重新改造後的家屋更顯韻味猶存的主因。

舊宅改造技法 喚醒對家的悸動

家是我們記憶情感最深刻的場所之一,在這場域,積年累月的故事在整個空間裡流動,隨著歲月變化不同的故事,造就舊宅呈現的氛圍。

不論建築內外部有再多的改變,歷史的痕跡永存於此,每個人對家屋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因此將透過這兩個截然不同案例,了解現今舊宅改造的技法,並喚醒記憶深處對家的悸動。

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何武賢17日將在高雄市美術館主講《家屋重生:氛圍與故事線的交錯》。(圖/高雄市美術館提供)
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何武賢17日將在高雄市美術館主講《家屋重生:氛圍與故事線的交錯》。(圖/高雄市美術館提供)

「生活禪美學大師」何武賢

主講人設計總監何武賢,「生活禪空間美學」的開創者,山隱建築的創始人,現任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曾任杭州量子大學IDS文創學院院長、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講師等。

何武賢對於住宅空間,講究尊重住者的生活文化與需求,以專業探求知性與感性的現代空間;對於商業空間,關懷企業形象與訴求,以專業營造空間的屬性,突破超越想像的界線。 (相關報導: 除了經典的東海大學教堂,貝聿銘還在台灣留下了「這些」驚豔作品… 更多文章

何武賢對建築空間追求造型國際觀,綠能在地化,內外一整性。經典作品無數,連續多年榮獲德國iF設計以及台灣金點設計獎、中國設計年度人物獎、法IDS服務空間類金獎等諸多獎項。